“力爭今年底全省85%的縣級醫院創建達到二甲醫院,10%達到三乙醫院。”“提高公立醫院中醫藥服務能力,各級中醫院中醫藥技術使用率達90%以上。”記者8月9日獲悉,省**辦公廳以發文的形式對我省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提出具體要求。
為群眾看病提供足夠醫療資源
年內94個二甲醫院對口支援民族地區中心衛生院
加強縣級醫院建設。今年內,人口超過30萬的縣(市、區)基本建成1所二甲以上公立醫院;年底,全省力爭實現85%的縣級醫院創建達到二甲醫院,10%達到三乙醫院;每個市州至少有一半以上的縣市區選擇1所縣級醫院開展綜合改革試點。
拓展優質醫療資源。鼓勵探索三級醫院以城鄉對口支援為主的方式“聯建”或“托管”縣級醫院,鼓勵社會資本舉辦上檔次、具規模的綜合和專科醫院。
構建公立醫院與基層醫院分工協作機制,逐步形成基層首診、分級醫療、雙向轉診及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的醫療服務模式。今年內,94個大陸二甲綜合醫院將對口支援民族地區59個縣的291個中心衛生院。
改進公立醫院就醫服務
社區轉診預約可獲優先診治
大力改善公立醫院群眾就醫服務。省**要求,嚴格落實首問責任制,患者來醫院就醫、詢問、投訴,首位接待人員要負責到底;著力規范醫患溝通的內容和形式,使患者了解自身病情、用藥選擇、診療程序、檢查項目和收費標準;認真實施手術及術中方案變更、特殊檢查、特殊治療、貴重藥品使用告知制度;通過醫療服務隨訪熱線、滿意度調查、上門回訪等多種形式,關心患者康復。
普遍開展預約診療服務。全省三級醫院必須100%開展預約診療,二級醫院須達到60%.到今年底,全省公立醫院預約掛號量占全部掛號總量的比例,三甲醫院要達50%,三乙醫院達
社區轉診預約將得到優先診治。到今年底,社區轉診預約占門診就診量的比例要達到20%,本地病人復診預約率要達到50%,其中口腔科、產前檢查、術后病人復查等復診預約率達到
全省三級醫院全部要開展便民門診、錯峰門診、雙休日及節假日門診,做到工作日和節假日都能及時辦理出院結算手續,患者出院結算力爭“零等候”。
控制醫藥費減少看病費
同級醫療機構臨床檢驗檢查結果互認
積極探索按病種付費等多種支付方式,探索由基本醫療保障經辦機構與公立醫院通過談判方式確定服務范圍、支付方式、支付標準和服務質量要求。全省二甲以上醫院100%實施單病種費用控制工作。實現基本醫療保障費用直接結算,公立醫院對統籌區域內的參保者只收取住院醫藥費用個人自付部分,其余部分與基本醫療保障經辦機構直接結算,降低參保病人預交金。
實施同級醫療機構臨床檢驗檢查結果互認,互認制度覆蓋50%的三級醫院和20%的二級醫院。對上級醫療機構臨床檢驗檢查結果,下級醫療機構應予認可。
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治理。到今年11月30日前,三級醫院抗菌藥物品種原則上不超過50種,二級醫院不超過35種。醫療機構住院患者抗菌素藥物使用率不超過60%,門診患者抗菌藥物處方不超過
我省還要求,各醫療機構采購上網藥品金額應占藥品采購總額95%以上,必須在網上采購人工關節、心臟介入、人工晶體等13類醫用耗材。
成都和南充試點改革
推進“管辦、政事、醫藥、營利性與非營利性”分開
根據省**安排,我省將以成都市和南充市為試點,探索創新管辦分開、政事分開、醫藥分開、營利性與非營利性分開等重大體制機制改革。改革內容包括:所有醫療機構由衛生行政部門實行統一規劃、統一準入、統一監管,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人不得兼任公立醫院領導職務,推進院長職業化、專業化建設,鼓勵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控制公立醫院特需服務規模等。
培養周期長、職業風險高、工作強度大、工資待遇低……這是我國醫生普遍面臨的執...[詳細]
提要:近日,海南下發《關于在全省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鄉鎮級醫院住院“限費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