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嶺南醫學“秋冬養陰”會議紀要
2018-12-10 23:00
閱讀:4326
來源:愛愛醫
作者:張芃
責任編輯:點滴管
[導讀] 當前中醫的發展方向在于運用膏方,善用膏方,對患者有極大好處,同時配合天時地利,運用秋冬養陰的理論,可以達到增強免疫力,治療疾病的效果,作為一名醫生,我們要在學習中醫的同時也要力圖為中醫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為國家醫療事業出一把力。
中醫婦科一直以來都是中國傳統中醫文化的一部分,作為中醫婦科的權威,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舉辦了第二屆“秋冬養陰嶺南論壇暨嶺南醫學理論探討與臨證研討班”,自己身為其中的一員有幸參加了此次會議,并且針對會議中的最新研究方向以及未來發展方向,把重點內容分享給大家。
此次會議匯集了中國中醫界的大咖級人物,如廣東省女醫師協會副會長兼中醫婦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婦兒中心主任羅頌平主任,中國中醫科學院孟慶云教授,此次主要圍繞“秋冬養陰”這一主題,就中醫辨證論治、國醫**鄧鐵濤學術經驗、嶺南醫學理論及應用進行深入闡述和探討。
年近80的孟慶云教授全程站立在講臺中央,精神矍鑠,全程脫稿講授,引經據典,娓娓道來,主要從幾個方面給大家介紹中醫特色:①為大家闡明中醫辨證論治的發生、演進與特點。中醫辨證論治是其核心特點,擁有中醫的診療思維首先要學會中醫的辨證論治的特點,從天人合一,神氣合一的角度去認識疾病,治療疾病。②他認為未來的發展要從中醫辨證論治的發生發展與中醫藥理論、民族思維方式及哲學觀念息息相關的方向展開,從方證辨證模式到病機辨證模式,其間展示了系統方**,重視個體特異性和時空特征,在多元框架中發揮了醫家的創造性。
勞紹賢教授是國醫**鄧鐵濤教授的嫡傳大**,也是廣東省名中醫。勞教授結合幾十年臨床經驗為大家講述了學習鄧老補氣養陰法治療慢性咽炎、慢性胃炎等常見病的體驗,他認為:①應該多結合老一輩的臨床經驗,在認真學習和傳承的同時,當思與時俱進,結合現代檢查手段、中藥藥理研究成果,病證結合,加以變通,才能不斷總結提高。②在治療慢性咽炎、慢性胃炎時應該遵循時相規律,結合五運六氣,講求熬膏技藝。
對于中醫婦科方面,羅頌平教授主要通過案例,如女性盆腔炎、女性不孕不孕、女性生殖系統疾病,運用中醫婦科基礎研究以及中醫婦科從古至今的傳承經驗,①結合嶺南中醫婦科的用藥經驗、用藥特色以及藥膳特色,追求“藥食同源,藥食同治”,病種無論內外婦兒,病證無論緩急輕重,論治無不以養陰保津為第一要旨。②通過秋冬養陰膏方來達到女性生育力保存,從而延長生育周期,對不孕女性采取秋冬時期重點膏方治療,可以使用生化養血方,補血生氣方進行治療。
在此次的會議中感受到了中醫的博大精深,當前中醫的發展方向在于運用膏方,善用膏方,對患者有極大好處,同時配合天時地利,運用秋冬養陰的理論,可以達到增強免疫力,治療疾病的效果,作為一名醫生,我們要在學習中醫的同時也要力圖為中醫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為國家醫療事業出一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