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肆虐全球的H1N1病毒可能有一個誰都不曾料到的幫兇,數以萬計的死亡者可能是被自己的免疫系統殺死的。該論文發表在12月5日出版的《自然-醫學》雜志上。
這篇論文可能回答了自甲流從去年春天出現已來最令人迷惑不解的問題:為什么甲流的易感人群是總體上來說最為健康的20~50歲的年輕人,而孩子和老人卻能幸免于難呢?
流感的大暴發通常都發生在一種新的病毒毒株出現時,所有人的免疫系統都措手不及,因此不管是健康人還是體弱的人,都是流感的易感人群。
但這個理論卻無法解釋為什么H1N1暴發時,病毒對免疫系統較弱的老年人和根本沒有什么免疫力的幼兒的侵染比健康人群更加溫和。“在中間年齡層的人群中,我們見過一些病得非常非常厲害的人。”Fernando Polack說,他是美國田納西州納什維爾市范德堡大學的一名兒科醫生。
Polack解釋稱,這是因為免疫系統發生了反作用。在觀察了2009年甲流暴發時75名中青年患者的肺部樣本后,研究者發現這些人的肺中,一種叫做C4d的蛋白達到了一種十分離奇的含量。
C4d通常的作用是和抗體綁定在一起,共同構成抗病毒免疫復合體。Polack說,在正常情況下,當抗體與病毒作斗爭時,會召集C4d聯合消滅病毒。以流感為例,大多數人體內的抗體都隨著流感毒株的變異發生季節性的變化,但這些抗體對這次大暴發的流感病毒匹配度卻很低。雖然這些抗體也能發現并鎖定病毒,但卻無法阻止它們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