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開靈注射液主要成分為牛黃、水牛角、金銀花、黃芩、梔子等的提取物。具有清熱解毒、化痰通絡、醒神開竅之功能;還具有抗細菌,抗真菌,抗病毒等作用。牛黃具有鎮靜抗悸,解熱抗炎,興奮呼吸以及促進紅細胞再生的作用,黃芩,梔子,金銀花等均具有廣譜抗炎作用。臨床上廣泛應用于對熱病神昏、中風偏癱、上呼吸道感染、肺炎、高熱等疾病的治療。但在臨床的用藥當中時有不良反應的報道,而其使用說明書中未提及會發生不良反應。因此我們醫務工作者在臨床使用清開靈注射液時應當了解其可能導致的不良反應及應對措施,做到安全、合理用藥,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現就其不良反應及預防與護理措施概述如下。
1.清開靈注射液的不良反應類型
根據光盤文獻檢索自1995~2002年的有關清開靈注射液應用的不良反應的報道中,主要有以下不良反應。
1.1 過敏性休克: 多因上呼吸道感染伴發熱使用清開靈注射液,靜滴開始后最早1min,最遲30min患者發生過敏性休克,表現為面色蒼白、胸悶氣短、肢端發冷、心律加快、血壓下降、嚴重者昏迷、四肢抽搐,皮膚粘膜紫紺;甚者可至死亡。患者經停藥、抗過敏、抗休克治療后,可在數分鐘~2h后恢復正常。
1.2 藥物性皮炎: 清開靈注射液可引起多種藥物性皮炎,表現為蕁麻疹樣藥疹,麻疹樣藥疹,猩紅熱樣藥疹,嚴重者可引起大皰性表皮松解性藥疹。皮疹多從面部、四肢開始,迅速發展至全身,也可局限于前臂靜脈進針處。常伴有不同程度皮膚瘙癢、發熱、顏面部潮紅、瞼結膜水腫、憋氣、煩躁、心跳加快等癥狀;或出現猩紅熱樣皮損,逐漸加重,融合成片,形成丘皰疹,破裂后滲液、剝脫。局部皮膚有暗紅色斑片,形成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泡,表皮壞死松解,稍經摩擦即可脫落,呈大皰性表皮松解萎縮壞死性皮炎表現。患者經停藥、抗過敏治療后可恢復正常,皮疹消退后不留色素沉著。
1.3 喉頭水腫: 清開靈注射液致敏反應可表現為卡他性粘膜性反應,主要癥狀為打噴嚏、鼻塞、咽部不適、嗆咳、聲音嘶啞、舌體活動受限、說話不清、呼吸困難,失聲等。
1.4 胃腸道反應: 表現為胃脘部冷痛、噯氣、納減或腹部持續性絞痛;腹脹難忍、口泛清涎、惡心欲吐、大便稀溏等。經停藥、對癥治療后癥狀逐漸好轉。
1.5 急性左心衰: 因靜滴清開靈注射液突然出現口唇發紺、不能平臥、呼吸急促、咯粉紅色泡沫痰、煩躁不安,雙肺可聞喘鳴,雙肺底可聞及濕啰音,心律16次/min,心音低鈍等急性左心衰癥狀。經停藥、強心、利尿、抗過敏治療1h后,所見癥狀和體征消失。
1.6 與青霉素聯合靜滴致不良反應: 有報道清開靈注射液20ml+青霉素800萬U聯合輸液,30min后患者高熱41℃,煩躁不安、抽搐、血壓下降。立即停止輸液并搶救、恢復正常。以后兩藥分瓶靜滴無不良反應發生。
1.7 高熱: 因注射清開靈注射液致高熱。因顱內感染,腦梗塞,感冒咽痛等癥狀,給予清開靈注射液靜滴,出現胸悶、言語困難、咳嗽,隨之出現寒戰,當即停藥。抗過敏治療后癥狀消失。
1.8 精神癥狀: 因靜脈滴注清開靈注射液可引起精神癥狀,出現煩躁、胡言亂語等。于次日停用清開靈,上述癥狀消失。
2 清開靈注射液不良反應的預防與護理
2.1 做好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在用藥前詳細詢問病人的藥物過敏史,對有藥物過敏史的患者,要慎重用藥。向病人做好健康宣教,介紹藥物的優點和可能出現的不良癥狀。但在用藥前對患者不應過分強調其可能發生的不適,特別對精神緊張的患者。一旦出現過敏癥狀不要驚慌,要及時安撫病人,做好心理護理和解釋工作,消除病人的恐慌心理。
2.2 加強巡視,嚴密觀察輸液反應:清開靈的不良反應多發生在第一次用藥的輸液過程中,其潛伏期較短,一般在使用后30min內發生,臨床表現可多種多樣。所以在臨床的護理工作中要加強巡視,密切觀察病人的反應,尤其對首次用藥和有藥敏史的患者,應嚴格控制用藥劑量及輸液速度,發現病情變化及不良反應,及時通知醫生,及時停藥,給予脫敏治療。對有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患者應密切注意神經系統的不良反應。
2.3 注意用藥的配伍禁忌:臨床應用清開靈的時候,盡量不要與別的藥物配伍使用,尤其不應與抗生素類藥物混合應用。據王聯芬等報道,清開靈注射液與垂體后葉素注射液、維生素B6注射液、慶大霉素注射液、葡萄糖酸鈣注射液、硫酸鎂注射液、止血芳酸注射液、阿拉明注射液、去甲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洛貝林等十種藥物存在配伍禁忌,因此我們護理工作者在臨床的操作當中應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在給病人配藥前后應加強觀察,一只注射器只能抽取一種藥液,防止因操作不當而引起的輸液反應;盡量不將清開靈注射液與禁忌藥物同時使用,如確須使用,應避免兩種藥物直接接觸,中間可加入其它液體。在進行新的藥物配伍時,應先查閱資料。使用前應仔細檢查藥液的澄清度,如與藥液混合后出現原因不明的混濁,即不要使用,以確保患者用藥安全,避免不良反應的發生。清開靈注射液靜脈滴注時的最佳稀釋濃度應在1~10倍以下,且應現配現用,切忌大劑量給藥,1天給藥劑量增大到原劑量的3~5倍,其寒戰、高熱、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及血管疾病的發生明顯增多。
2.4 加強基礎護理,對已經出現的不良反應,要及時、有效地給予對癥處理:一旦出現過敏反應,應立即停藥,給予抗過敏對癥治療,輕者口服氯苯那敏、維生素C,重則肌注苯海拉明、氯苯那敏、異丙嗪或靜脈推注地塞米松和10%葡萄糖酸鈣。對過敏性休克者,及時給予吸氧、保暖四肢、抗休克,并在醫生的指導下給予腎上腺素、地塞米松、呼吸興奮劑、升壓藥等進行搶救治療。對腸道過敏者可肌注654-2注射液、非那根注射液等。對急性左心衰者,給予半坐臥位、吸氧,并給予強心、利尿、抗過敏等治療。其他不良反應如寒戰發冷者應給予保暖,胸悶氣促者給予吸氧,高熱者給予物理降溫或藥物降溫。過敏性皮炎者可給予外用皮炎藥膏或者抗過敏藥物及糖皮質激素應用。配合中醫的針灸治療,如耳針治療,取神門穴,腎上腺穴,重者留針至恢復,可取得較好效果。
總之,清開靈注射液在臨床上的應用利大于弊。只要能合理地應用,并于用藥過程中及用藥后加強巡視與觀察,仍然可放心使用。
隨著前列腺癌發病率的逐年上升,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多...[詳細]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