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施秉銀教授團隊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在硒攝入量低的地區,甲狀腺疾病風險也會增加,而提高這些地區人群硒攝入量可以降低甲狀腺疾病患病風險。該研究發表在《臨床內分泌代謝雜志》(JCEM)上。(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5 Aug 25)在這項橫斷面觀察性研究中,研究人員對中國陜西省紫陽縣和寧陜縣兩地共6152名居民的數據進行了評估,來調查這兩個地區甲狀腺疾病的患病率是否存在不同。這兩個地區中,紫陽縣是富硒地區(n = 3038),土壤中的硒含量充足,寧陜縣是貧硒地區(n = 3114),土壤中硒含量缺乏。
所有參與者于2013年3月至5月進入研究,并根據土壤硒含量、鄉鎮位置和性別進行分層。所有參與者年齡都在18-70歲之間,且在相同的村莊居住超過5年,符合研究條件。
研究人員共設置43項問卷調查對試驗參與者進行調查,涵蓋人口資料、個人/家庭甲狀腺疾病史、用藥史和吸煙飲酒情況,以及簡單的食物頻率問卷(FFQ),調查茶葉、肉、蛋、鹽(加碘或不加碘)和海帶的攝入量。對參與者進行臨床檢查、甲狀腺超聲波檢查和空腹抽血檢查。
通過測定血清促甲狀腺激素、甲狀腺素、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POAb)、促甲狀腺激素受體抗體(TRab)濃度、甲狀腺體積和甲狀腺結節大小來判定參與者是否患有甲狀腺疾病。通過邏輯回歸分析來調查硒水平、飲食因素和甲狀腺疾病之間的關系。
富硒地區人群(103.6 ?g/L; P <0 .05)的血清硒濃度中位值是貧硒地區(57.4 ?g/L)人群血清硒濃度中位值的兩倍。富硒含地區較貧硒地區,甲狀腺功能減退、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和甲狀腺增大等甲狀腺疾病發生率顯著降低(18% 比 30.5%;P < 0.001)。提高血清硒濃度可以使下述疾病的發病率下降: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OR = 0.47; 95% CI,0.35-0.65),亞臨床甲減(OR = 0.68; 95% CI, 0.58-0.93),甲狀腺功能減退(OR = 0.75; 95% CI, 0.63-0.9),甲狀腺增大(OR = 0.75; 95% CI,0.59-0.97)。
研究人員表示,盡管試驗結果表明硒攝入量低與甲狀腺疾病之間存在相關性,但尚需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來確定此種相關性是否存在因果關系。
研究人員寫道:“這種大型人口流行病學調查尚屬首次,這兩地居民的遺傳學、文化、生活方式和碘狀態相似,但居住地的土壤硒濃度存在巨大差異,這種差異也使二縣食物中的硒含量有差異。由此可見,富硒地區與貧硒地區甲狀腺疾病患病率明顯不同,表明硒缺乏與甲狀腺疾病風險密切相關。”
譯自:Low selenium intake may increase thyroid disease risk. Healio.Sep 8,2015.
糖化血紅蛋白(HbA1c)以其穩定性佳、簡便易行等諸多優勢,近年來被廣泛應...[詳細]
對1型糖尿病的免疫治療距離現實又近了一步,一項早期臨床試驗的結果顯示,輸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