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一項研究表明,卒中前殘疾未升高溶栓后癥狀性顱內出血風險。盡管死亡率較高,但1/3的既存殘疾患者有可能恢復至卒中前功能狀態。論文于2月4日在線發表于《卒中》。
此項研究共納入7250例卒中患者。以無卒中前殘疾(改良Rankin量表評分[mRS] 0)的患者作為對照,利用多變量Logistic回歸評估卒中前殘疾水平對靜脈溶栓后患者轉歸的影響。
結果顯示,卒中前mRS為0、1、2和≥3的患者分別為5995、791、293和171例。與mRS 0患者相比,其余患者均更為年長,伴有更多共病,并且入院時神經功能缺損更為嚴重。既存殘疾與癥狀性顱內出血風險無明確相關性。卒中前mRS 1、2和≥3與三個月時死亡風險升高以及實現良好轉歸機率降低具有相關性。mRS 評分為1、2和≥3的患者與其3個月死亡風險增加和良好轉歸實現率較低有關;mRS ≥3和2的患者具有相似的血管特征和良好轉歸實現率,但前者死亡率較高。
讓我們首先從抗血小板療法來進行討論。毫無疑問的是,阿司匹林對于卒中的二級預...[詳細]
研究者正在嘗試使用一種有力的影像學檢查工具,對難以尋覓的癲癇病灶進行定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