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衛生局局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大專家楊叔禹,到居民家門口坐診,這事兒靠譜不?靠譜!
從本月起,廈門啟動中醫專家進社區試點工作,由市衛生局局長楊叔禹領銜、首批11位本市知名中醫專家,將定期到全市6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坐診,居民在家門口就能看上名醫了。
11位知名中醫專家 定期到6個社區坐診
中醫藥服務在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防止方面,特色優勢明顯,基層服務需求較大。不過,各大醫院的專家號,卻常常是一號難求。
為了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實現醫療資源均衡發展,廈門市衛生局出臺《關于開展市級醫院中醫專家進社區試點工作方案》,從本月起,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和廈門市中醫院及其所轄的部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正式開展醫院中醫專家進社區試點工作,首批11位專家將定期下社區坐診。
首批這11位專家,均是廈門居民耳熟能詳的知名中醫專家,平時在大醫院里都是一號難求,其中包括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衛計委突出貢獻專家、著名糖尿病專家楊叔禹,以及陳進春、吳耀南、伍德娜、管昌益、黃源鵬等一批在本市具有相當知名度的中醫名家。
這些進社區的中醫專家,將為社區居民提供中醫門診服務,重點針對慢性病、婦女兒童、老年人、亞健康人群進行中醫中藥治療及健康指導、康復保健等。每名專家進社區服務的時間暫定為1年,每周進社區門診必須2次以上,每次半天,固定時間與地點,以方便群眾就醫。
中醫藥服務項目有望提高報銷比例
"中醫專家進社區",這是廈門繼開放醫師多點執業后,又一項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便民、利民、惠民新舉措,為了確保工作落到實處,市衛生局還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政策。
比如,實施社區中醫藥扶持政策:加大中醫藥服務項目在醫保中報銷比例,增加社區中草藥品種,建立中藥房,配備滿足工作需要的常用中草藥,每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藥飲片不少于300種,提高社區中草藥的報銷比例,加大中醫適宜技術的推廣。
探索加大社區中醫藥人才引進新路子,并通過職務晉升、職稱評定等各種激勵機制留住人才。重視引進適合于社區的中醫藥畢業生,同時進一步加大中醫藥繼續教育力度。結合全科醫學的培養模式,鼓勵基層西醫醫務人員學習中醫。
市衛生局楊叔禹局長表示,這一舉措能充分發揮中醫藥"簡、驗、便、廉"的特點和中醫獨有的全科醫學特色,結合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讓中醫專家走進社區,貼近群眾,培養、帶教基層社區中醫藥專業人才,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適宜的中醫藥服務,對于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具有實際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