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例解析:
一、圖例資料:
患者男性,86歲,臨床診斷冠心病。
心電圖診斷:
心室顫動
二、知識點:
圖中P—QRS—T波消失,呈現一系列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心室顫動波。
心室顫動心電圖表現
1、P—QRS—T波消失;
2、表現為波形、振幅、時距完全不相等的心室顫動波,頻率150-500bpm。
心室顫動產生機制
1、多源性激動形成學說:心室內多個激動點自律性增高,先后或同時激動心室;
2、單源多發性折返學說:心肌病變使心肌興奮性、傳導性不一致,不應期縮短,利于快速折返的形成;
3、環行運動學說:激動沿大折返環傳導,沿途發出快速而又不規則的子波。
三、臨床意義
心室顫動(ventricular fibrillation)是引起心臟性猝死最常見的心律失常,每年心臟病導致的死亡50%以上死于醫院外,其中至少有80%是由室顫所引起。一般來說,男性多于女性,45歲以上猝死率明顯增加。心室顫動時,心室肌表現雜亂無序的電活動,心室肌已不能發生有效的收縮及排血功能,無法有效搏出血液,持續數分鐘,即可導致死亡,臨床聽診已聽不到心音,大動脈搏動消失,血壓消失,患者意識消失。心室顫動一旦發生,通常不會自行終止,需立即緊急處理,對于醫院外發生的心室顫動,要求立即進行心肺復蘇后及時送往醫院,而醫院內發生的心室顫動,最佳的治療是電擊復律。心室顫動是最嚴重的心律失常,多種病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心肌炎、心肌病、中毒、嚴重的電解質紊亂、心臟手術等均可導致心室顫動的發生。少部分室顫患者經全面檢查后未發現心臟器質性病變,稱為特發性室顫。對于搶救及時的幸存者,及時確定病因后,建議植入ICD治療。
參考文獻:
1.(日)土居忠文著. 手把手心電圖入門[M]. 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 2015.08.
2.唐文軍主編. 心電圖精要與圖解[M]. 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 2015.01.
3.盧喜烈編著. 心電圖危急值報告[M]. 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 2015.04
4.(美)奧羅克原著. 赫斯特心臟病學手冊 原書第12版[M]. 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 2014.01
隨著前列腺癌發病率的逐年上升,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多...[詳細]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