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機構分科越來越細,醫學生畢業后如果不在各科室輪轉,今后看病也許會“只見樹木,不見森林”。8月8日,北京市舉行“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啟動大會。北京市衛生局局長方來英在會上介紹,自今年起,凡擬在北京地區醫療衛生機構從事臨床工作的醫學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的畢業生,均應在經衛生行政部門認定的培訓基地接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
據介紹,北京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實行“統一、雙軌、三突破”。“統一”即按照大北京的理念,由衛生行政部門負責統籌管理北京地區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實行全行業屬地化管理。“雙軌”是指參加規范化培訓對象均為醫學院校本科及以上學歷的畢業生,按來源分為兩種,一種為已落實就業單位,由單位派出參加培訓的(簡稱委托培訓),另一種為尚未落實工作單位的個人要求參加培訓的(簡稱自主培訓)。“三突破”是指在財政投入、人事管理、依法執業政策上的突破。市財政通過項目經費,保障參加規范化培訓住院醫師的相關補助、培訓基地的定額補助以及全市統一管理的運行經費。除培訓期間計算工齡并享有相應的工資待遇和社會保障外,還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作為培訓人員參加中級臨床醫學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和聘用中級專業技術崗位的必備條件之一。非京籍的培訓人員經培訓合格后,可按照當年畢業生政策辦理進京落戶手續。除培訓基地和特殊批準的單位外,醫療衛生機構不得使用未經培訓的人員獨立從事臨床工作。
據介紹,北京市2004年成為衛計委建立住院醫師/專科醫師培訓制度的第一個改革試點地區,迄今全市參加規范化培訓的住院醫師累計達1.5萬多人,已認可53家醫院共264個普通專科培訓基地。
培養周期長、職業風險高、工作強度大、工資待遇低……這是我國醫生普遍面臨的執...[詳細]
提要:近日,海南下發《關于在全省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鄉鎮級醫院住院“限費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