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項研究對1188例藥物性肝損傷(DILI)患者進行評估。結果顯示,他汀類相關性肝損傷較罕見(22/1188)。大部分DILI為輕中度并且為自限性,且DILI形成的潛伏期差異極大(34天至10年)。此外,對他汀類所致DILI進行前瞻性監測并無必要,但應對形成肝損傷的自身免疫表型患者進行密切監測,并應及時評估免疫抑制治療效果。論文發表于《肝臟病學》[Hepatology2014,60(2):679].
點評: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指出,他汀類所致嚴重肝損傷較為罕見,且在個體患者中無法預測,肝酶定期監測在檢出和預防嚴重肝損傷方面效果不佳。
在新藥取得成功之前,應用口服核苷(酸)類似物(NA)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簡稱...[詳細]
5月17日,在第十屆全國疑難及重癥肝病大會上,我國香港大學司徒偉基教授交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