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救病人,他勇擔生命救護風險
10月8日下午,南通大學附屬醫院重癥監護病房內,一位11歲的小女孩,站在江振華主任醫師的床頭,大聲喊著:“江伯伯,你怎么成了病人了呢?你快醒來啊!我是你曾經救過的春敏啊,五年前如果不是你,我可能就沒有腿了,還可能沒命了。江伯伯,你睜開眼睛看看我,我能蹦蹦跳跳,年年都是三好生,江伯伯,你快醒來吧……”
專程趕來看望江醫生的小春敏,不會忘記賦予她第二次生命、賦予她快樂跳繩能力的江伯伯。
5年前,小春敏和父親在回家途中遭遇車禍,高速的沖力和巨大的扭力將她的下肢從大腿根部一直撕到會陰部,同時伴有嚴重的骨盆骨折、右股骨上段骨折,如注的鮮血從她的大腿根部向外流,送到醫院時已處于嚴重的休克狀態,而且長時間的缺血使得下肢肌肉僵硬,皮膚呈花斑狀。當時為了保命首選就是進行截肢,從骨盆處離斷。這樣一個摧殘性手術可能保住性命,但是這6歲孩童的未來就將充滿黑暗。但是要保腿,搶救工作將面臨巨大的風險,就算是闖過休克關、感染關,還要面臨大量肌肉壞死引起毒素吸收所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嚴峻考驗。作為主診醫生那將承擔多大的醫療風險啊,何況不樂觀的醫患關系大背景下,這樣背水一戰值得嗎?一旦失敗能得到家屬的理解嗎?
江振華最終還是選擇了背水一戰,他聯合醫院手外科鄧愛東醫生展開施救,手術持續了近7個小時,成功將斷裂的右髂外動脈和嚴重挫裂傷的髂外靜脈成功再接。奇跡發生了,小春敏在“Z”型石膏里的腳逐漸有了溫度,有了血色,還漸漸有了知覺。
小春敏是江醫生救治的眾多疑難病例中的一個代表而已,他用一種醫者的責任勇挑起生命的重托,他也因此在同事眼里是一介“勇夫”。然而他勇敢,并不盲目。他在同事眼里是個勤于鉆研、善于愛創新、敢于挑戰的人。急診外科護士長吉云蘭告訴記者,“別看江主任長得有點粗,他愛看書,手里常常捧的是《中華創傷雜志》和《中華矯形外科雜志》。他善于觀察和創新,VSD(創面負壓吸引)的方法就是他最先引進啟用的,對那些嚴重滲液的大創面、重度壓瘡的病人效果非常好,這種方法現在已經在全院推廣了。”
拯救生命的醫生,我們拿什么拯救你?
江主任倒下的消息牽動了通大附院上上下下,院部每天組織專家大會診,但是病情的惡化如此措手不及,再先進的藥物也擋不住他肝功能惡化的步伐,10月3日,肝衰竭后昏迷的江醫生逐漸開始呼吸衰竭,目前只能依靠呼吸機和血液置換等維持生命。
“目前救治江醫生的唯一途徑就是肝移植,而且時間也非常緊張,因為一旦肝衰竭引起的腦功能損害不可逆,那就會使得救治變得十分渺茫!我們現在就是在和時間賽跑。”南通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大外科主任王志偉教授說。
此刻的江醫生處于深度昏迷、依靠呼吸機維持生命的他,用自己最后的一點力氣完成了最后兩臺手術后想到的才是自己;他在肝昏迷短暫清醒間隙,交待的事就是這周的課他上不了了,請重新安排老師;他請求醫院將他住的感染科24床留好,他相信很快就會從重癥監護病房回來的,他還要到急診外科崗位去工作
這兩天,江醫生病倒昏迷的消息傳出,很多曾經獲救的病友們紛紛趕來醫院探望,大家默默祈禱著、祝福著,期盼總為別人健康著想的好醫生江振華也能為自己創造一次生命的奇跡。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亞藥理學會和英國藥理學會主辦的澳-英聯合藥理...[詳細]
2月28日,GW制藥宣布美國FDA授予該公司用于治療兒童Lennox-Ga...[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