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患者在治療期間可以適當運動,美國有研究顯示,癌癥病人在治療期間適當運動有益于身體康復。
美國運動醫學院研究人員5日發表報告說,他們分析對比了兩組癌癥病人的康復情況,實驗組病人在治療期間參加適當運動,而對照組人員在治療期間只靜養不運動。結果發現,實驗組病人的康復狀況不僅好于對照組,而且存活率也高于后者。
研究人員指出,適當運動對癌癥病人是安全的,癌癥病人及經歷過癌癥并已康復的人應當堅持中等強度的有氧健身運動,相當于每周從事有氧運動約150分鐘。可以幫助改善病人體質,從而更有效地抵御化療、放療等治療所造成的不良反應,比如減少化療及激素治療造成的肌肉及骨質損失等。此外,適當運動還可幫助癌癥病人恢復自信,改進生活質量。
研究人員強調,癌癥病人應盡量避免靜養不動,但他們不必達到正常人的運動量,每位病人應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制定最適合的健身計劃。
癌癥病人運動的目的是為了康復治療,并非為了***,更非為了比賽,因此必須根據自身的病情、治療情況、恢復程度、性別年齡、體質狀態等各種條件,選擇合適的項目,而且運動也要有個過渡,給身體一個適應過程。
肺癌已成為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別占比19.59%和24.87...[詳細]
在我國,肺癌發病率位居惡性腫瘤首位,約為46.08/10萬,占所有惡性腫瘤...[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