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線發現115周年(2)
2010-11-08 08:41
閱讀:5209
來源:未知
作者:水**南
責任編輯:水北天南
[導讀] 今年是X射線發現115周年,讓我們一起來紀念這個偉大的發現。1985年,倫琴向世人展示了他發現的一種新的射線,因為無法確定這一新射線的本質,因此命名為X射線。X射線的發現對于促進20世紀的物理學以至整個科學技術的發展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1895年12月22日,倫琴和他夫人拍下了第一張X射線照片。1895年12月28日,倫琴向德國維爾茲堡物理和醫學學會遞交了第一篇研究通訊《一種新射線--初步研究》。很多科學家主張命名為倫琴射線,倫琴自己堅決反對,但是這一名稱仍然有人使用。1901年倫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自倫琴發出X射線后,許多物理學家都在積極地研究和探索,1905年和1909年,巴克拉曾先后發現X射線的偏振現象,但對X射線究竟是一種電磁波還是微粒輻射,仍不清楚。1912年德國物理學家勞厄發現了X射線通過晶體時產生衍射現象,證明了X射線的波動性和晶體內部結構的周期性,發表了《X射線的干涉現象》一文。
勞厄的文章發表不久,就引起英國布拉格父子的關注,當時老布拉格(W H. Bragg)已是利茲大學的物理學教授,而小布拉格(W L. Bragg)則剛從劍橋大學畢業,在卡文迪許實驗室。由于都是X射線微粒論者,兩人都試圖用X射線的微粒理論來解釋勞厄地照片,但他們的嘗試未能取得成功。年輕的小布拉格經過反復研究,成功地解釋了勞厄的實驗事實。他以更簡結的方式,清楚地解釋了X射線晶體衍射的形成,并提出著名的布拉格公式:nX=Zdsino這一結果不僅證明了小布拉格的解釋的正確性,更重要的是證明了能夠用X射線來獲取關于晶體結構的信息1912年11月,年僅22歲的小布位格以《晶體對短波長電磁波衍射》為題向劍橋哲學學會報告了上述研究結果。老布拉格則于1913年元月設計出第一臺X射線分光計,并利用這臺儀器,發現了特征X射線。小布拉格在用特征X射線分析了一些堿金屬鹵化物的晶體結構之后,與其父親合作,成功地測定出了金剛石的晶體結構,并用勞厄法進行了驗證。金剛石結構的測定完美地說明了化學家長期以來認為的碳原子的四個鍵按正四面體形狀排列的結論。這對尚處于新生階段的X射線晶體學來說用于分析晶體結構的有效性,使其開始為物理學家和化學家普遍接受。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