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近發表于《公共科學圖書館》的研究顯示,人類在嬰兒時期就已經存在"糾結"的心情。來自日本的研究團隊發現,嬰兒雖然對陌生人很感興趣并試圖靠近,但同時又感到害怕,這種矛盾心情導致嬰兒存在認生的狀況。
很多嬰兒在出生半年之后開始變得認生,研究人員之前一直未弄清這一機制。東京大學和京都大學的研究小組以57名7至13個月大(平均9.8月齡)的嬰兒為對象,對其母親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嬰兒的性情。
調查結果顯示,雖然認生非常嚴重的嬰兒看起來更害怕陌生人,但另一方面,與認生程度中等的嬰兒相比,他們想靠近對方的心情也更加強烈。研究小組認為,這表明嬰兒同時擁有"想靠近"和"想離開"的相反心情。
此外,研究小組在調查嬰兒的視線時發現,越是認生的嬰兒,越愿意注視陌生人的眼睛,且更愿意長時間觀看對方的側臉,這表明嬰兒已經出現了在相反情緒間動搖的糾結心情。
該項研究結果與先前的研究結果一致:嬰兒"認生"并不僅僅是一種行為抑制,而是接近與回避的復合體。
長期以來,人類得以生存往往會面臨高水平的基因突變,而這也是人類進化過程中所...[詳細]
支氣管肺發育不良是早產兒常見的呼吸系統并發癥之一。布**是一具有高效局部抗...[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