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如病毒來襲:解說“冬季嘔吐病”
2018-12-08 22:20
閱讀:3962
來源:愛愛醫
作者:孫士禮
責任編輯:點滴管
[導讀] 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在全世界范圍內均有流行,全年均可發生感染,感染對象主要是成人和學齡兒童,寒冷季節呈現高發。
諾如病毒來襲:解說“冬季嘔吐病”
時令冬季,為諾如病毒感染導致的急性胃腸炎高發季節。最近一段時間,我國部分地區一些幼兒園、學校已有報道。因其主要癥狀為惡性、嘔吐、腹痛、腹瀉等表現,癥狀持續平均時間為2-3天,常被稱之為“冬季嘔吐病”。

病例介紹
患兒男,5歲,因腹痛、腹瀉伴嘔吐1天來診。就診當天早飯后約半小時,出現陣發性腹部疼痛,伴嘔吐,為所進食物,共計4次。排水樣大便5次,糞內無膿血,不伴發熱。病后未予特殊處理,遂來就診。
既往史、個人史、家族史無特殊。
入院查體:T 36.5℃ P100次/分 R23次/分 體重18kg 急性病容,神志清,精神尚可,自主體位,查體合作。全身皮膚黏膜無黃染,未見皮疹出血點,淺表淋巴結未觸及腫大。頭顱大小正常,未見頭皮血腫,無畸形。頭發分布均勻,有光澤。鞏膜無黃染,耳、鼻無異常??诖綗o紫紺,咽部無充血。雙側扁桃體無腫大。頸無抵抗,氣管居中,甲狀腺無腫大。胸廓對稱,無畸形。雙側呼吸運動對稱,雙肺呼吸音清,無干、濕性啰音。心前區無隆起,心律規整,各瓣膜聽診區未聞及雜音。腹部膨隆,腹脹,未見胃腸蠕動波,臍周部輕壓痛,無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觸及,肝區及雙腎區無叩擊痛,腹部叩診鼓音,腸鳴音活躍。肛門及外生殖器無異常。脊柱四肢無畸形,四肢活動自如,雙側下肢無浮腫,神經系統查體無異常。
輔助檢查:血常規+CRP:白細胞計數:6.40x10^9/L,血紅蛋白:128g/L,血小板計數:156x10^9/L,淋巴細胞比率:38.50%,中性粒細胞比率:61.60%;超敏C-反應蛋白:2.5mg/l;大便常規+輪狀病毒抗原:輪狀病毒抗原:(-);鏡檢:白細胞+,余(-),隱血試驗(-)。腹部透視:腹部腸管脹氣,未見液平。腹部彩超:未見腸套疊征象。
初步診斷:急性胃腸炎(諾如病毒感染可能)。
討論
患者平素健康,急性起病,以急性胃腸炎為主要表現,結合輔助檢查所見,病原學考慮病毒感染可能性大,毒素介導的食物傳播性疾病和細菌性胃腸炎可能性不大[1]。在初步排除輪狀病毒感染后,諾如病毒感染不除外。諾如病毒是冬季引起兒童腹瀉最為常見的病毒,急性嘔吐是突出癥狀,伴有腹痛、腹瀉癥狀。多數患者在2-3天內癥狀緩解。值得注意的是,兒科腹瀉、腹痛就診者,臨床要重點排除腸套疊,腹部彩超有助于診斷。
諾如病毒屬于杯狀病毒科的無包膜單股正鏈RNA病毒,是一種引起非細菌性急性胃腸炎的病毒。其特性是喜冷、怕熱,對環境抵抗力強,秋冬季節比較活躍,具有高度傳染性和快速傳播能力。其感染途徑為“糞-口傳播”,主要流行方式為污染食物或人傳人接觸傳播。常在社區、學校、餐館、醫院、托兒所及軍隊等地方引起群體性發病。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在全世界范圍內均有流行,全年均可發生感染,在中國5歲以下腹瀉兒童中,諾如病毒檢出率為15%左右。臨床檢出率不高,常常需結合當地流行病學資料作出臨床診斷。
諾如病毒感染后大多以輕癥為主,最常見癥狀是腹瀉和嘔吐,其次為惡心、腹痛、頭痛、發熱、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兒童普遍表現為惡性、嘔吐,成人則以腹瀉為多,嘔吐少見。
諾如病毒感染的治療遵循腹瀉治療的一般原則[1],對癥處理即可,因系病毒感染,故不主張應用抗生素治療。
總之,冬季小兒吐瀉,注意排除套疊。尋找致病因素,莫忘諾如病毒。
參考文獻
[1]曾學軍,沙悅,黃曉明.內科臨床思維基本功釋例.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3:120-122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