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十四屆人大常務委員會第33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西安市人民**關于農村醫療衛生工作情況的報告。
394.85萬農村人口就醫有保障
據市衛生局局長秦鴻學介紹, 我市新農合制度開始于2005年,是全省第二批開展新農合制度的城市,2007年率先在全省實現了新農合制度全覆蓋。截至目前,參合人數達到394.85萬人,參合率達97.79%。
村級醫療衛生服務實現全覆蓋
2009年,在市**的統一組織下,10個涉農區縣按照“一村一室”原則完成全市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70%的村衛生室達到了甲級水平,業務用房達到 80平方米以上,普遍高于國家標準,統一配備了診療器械,實現了診斷、治療、藥房、預防接種、輸液觀察“五室分開”。通過新建村衛生室256個、鄉鎮衛生院設點和鄰村代管等,全面落實了390個“空白村”的各項醫療衛生服務,實現了村級醫療衛生服務全覆蓋。
農村衛生技術人才短缺問題依舊存在
現有農村衛生技術人員總量不足、綜合素質不高、結構不合理。目前,全市農村地區鄉鎮衛生院人員每千服務人口0.8名醫務人員,低于每千人口1.2人的編制標準,空編633人。
明年起鄉村醫生每年可獲萬元補助
我市將進一步加強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網建設。按照全省統一安排,建設職工公寓、病員和職工取暖、食堂、浴室等輔助設施,為鄉鎮衛生院“留住人才”創造條件。按照每千服務人口配置1名鄉村醫生。從2012年起,進一步提高補助標準,按照平均每個鄉村醫生每年補助1萬元的標準,采取績效考核的辦法進行專項補助。
培養周期長、職業風險高、工作強度大、工資待遇低……這是我國醫生普遍面臨的執...[詳細]
提要:近日,海南下發《關于在全省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鄉鎮級醫院住院“限費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