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是目前治療惡性腫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努力做到化療方案個體化,最大限度提高化療的效果,越來越引起臨床醫生的注意。**304醫院腫瘤科開展了體外腫瘤細胞培養加三磷酸腺苷生物熒光法(ATP-TCA)和藥敏試驗指導下的惡性腫瘤個體化治療,取得了很好的治療效果,減少了化療的盲目性。
1.化療在腫瘤治療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惡性腫瘤是嚴重危害人類生命和健康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是導致殘疾和早死的主要疾病之一,在35——59歲年齡組中,惡性腫瘤居死因第一位。資料顯示,我國惡性腫瘤年發病例數為200萬,死亡約150萬,并以3%的速度遞增且呈年輕化趨勢,居各類疾病中死亡率之最。
目前世界對惡性腫瘤的主要治療手段包括手術、放療、化療、內分泌治療及生物免疫治療等。在惡性腫瘤治療的諸多手段中,化療作為一種全身性的治療方法,較之其他方法有可能最大程度地殺滅患者體內的腫瘤細胞,因此,化療在惡性腫瘤治療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隨著醫學的發展,化療已經不再是單純起姑息性治療作用的手段,正在從姑息向根治過渡。
1998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使用適當,化療在部分腫瘤(惡性滋養細胞腫瘤、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睪丸癌、急性粒細胞白血病、胚胎性橫紋肌肉瘤、神經母細胞瘤、小細胞肺癌和卵巢癌等)中已成為可以治愈腫瘤的根治性治療手段。經輔助化療后可能治愈的腫瘤有乳腺癌、成骨肉瘤、大腸癌、骨肉瘤、視網膜母細胞瘤、軟組織肉瘤及腎母細胞瘤等。化療在部分晚期腫瘤中起姑息性治療作用,如延長患者生命、減輕癥狀和減少痛苦,如胃癌、食管癌、非小細胞肺癌、頭頸部癌、腎癌、黑色素瘤、前列腺癌、子宮內膜癌等。
2.影響化療療效發揮的因素
盡管化療在惡性腫瘤的治療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在臨床實踐中,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其中,腫瘤細胞對化療藥物產生耐藥是導致腫瘤化療失敗的常見因素,也是困擾腫瘤治療的關鍵性難題。耐藥問題是極為普遍的臨床問題,據美國癌癥協會估計,90%以上因腫瘤死亡的患者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耐藥影響。
腫瘤細胞耐藥分為原發性和獲得性耐藥兩大類。目前臨床上通常的做法是,根據國際腫瘤臨床試驗的循證研究結果,得知不同的化療藥物對不同腫瘤的治療敏感性不同,即每一種腫瘤有相應有效的化療藥物敏感譜,從而選擇療效最高的化療單藥或多種藥物組成的聯合方案進行治療。但在臨床上經常碰到這樣的情況,經循證研究公認為對某種腫瘤有效的治療方案,而對有的患者卻毫無效果。如阿霉素對浸潤性乳腺癌是一種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治療藥物,但仍有50%的浸潤性乳腺癌病人對這種藥不敏感。又如健擇,對非小細胞肺癌公認的療效明顯,但也有60%以上的病人療效并不明顯。
專家認為,這是因為腫瘤是一個異質性、多形態、分化程度不等的細胞群體。腫瘤對各種化療藥物存在著明顯的個體差異。即不同的腫瘤類型或同一類型的不同病人,甚至同一病人在不同的發病階段,對化療的敏感性并不完全相同,治療效果差別也很大。至今還沒有一種化療藥物或幾種化療藥物的聯合應用,能對某一種腫瘤 100%有效。為此,建立一種像細菌敏感試驗一樣,通過相對可靠的敏感試驗方法,對不同的病人準確篩選敏感的化療藥物,并確定其劑量,真正實現臨床的個體化用藥。
3.藥敏指導下個體化化療的優勢
近年來,隨著分子、細胞生物學研究的進展,國內外學者正在不斷尋找簡便易行、準確可靠的化療藥物敏感性檢測方法,目前已創立體內和體外兩大系列、10多種藥敏試驗方法。其中,原代腫瘤細胞培養是迄今為止最為理想的藥敏試驗方法之一。該方法的特點是對直接從患者體內獲取的新鮮腫瘤組織進行培養——由于腫瘤細胞剛剛離體,其生物學性狀尚未發生大的變化,因此能較真實地反應整個腫瘤細胞群體的特性及不同供體的個體差異,能夠比較確切地代表體內狀態。
近年來,國外多家研究機構應用該方法,并配合三磷酸腺苷生物熒光法或四唑鹽比色法,檢測了多種惡性腫瘤對化療藥物的敏感性,并且已在世界多個國家對該方法進行了多中心的臨床研究,證實其有較高的臨床符合率,在多種腫瘤的治療中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僅在2003年,國外就有多項相關研究,如:用三磷酸腺苷生物熒光藥敏法指導59例復發卵巢癌患者的化療,結果與按經驗選用的化療方案的療效相比,其有效率增加了兩倍,患者的生存期延長了1倍;用四唑鹽比色法指導45例婦科腫瘤(子宮內膜癌、宮頸癌和卵巢癌)患者的化療,并觀察其臨床療效,結果在藥敏試驗陽性的30例患者中,有26例有效,而在藥敏試驗耐藥的15例患者中,有14例病情進展或死亡。此外,國外還用三磷酸腺苷生物熒光法,檢測31例轉移性惡性黑色素瘤對8種化療單藥或不同的化療組合方案的藥物敏感性,結果提示,腫瘤對treosulfan+健擇的敏感性達76%,耐藥的比例是10%;對健擇+順鉑的敏感性達55%,耐藥的比例是21%.這表明,三磷酸腺苷生物熒光法可被用于指導惡性黑色素瘤的個體化化療藥物的選擇。國外大量臨床實驗結果證實,該技術在實體瘤的體外實驗結果和體內藥物治療效果上的一致性高于80%.
肺癌已成為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別占比19.59%和24.87...[詳細]
在我國,肺癌發病率位居惡性腫瘤首位,約為46.08/10萬,占所有惡性腫瘤...[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