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計委近日下發通知,提出進一步做好非公立醫療機構設置審批和管理的10條意見。記者仔細梳理后發現,10項舉措大致可分3個方面:解決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進入難、限制多問題,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更好發揮作用,加強非公立醫療機構監管等。
同等條件優先考慮社會資本辦醫
長期以來,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在申請進入醫療服務體系時遭遇的準入難、限制多,已成為突出問題。對此,通知給出了對策:一是適當放寬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準入范圍,及時公開醫療機構建設規劃信息,允許社會資本參與新建醫療機構的競爭,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由社會資本舉辦。二是在核定設置診療科目時,如果非公立醫療機構是根據功能任務和醫療服務需求提出的合理申請,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及時予以批準,不得進行限制。
據衛計委醫政司醫療機構管理處負責人介紹,以上兩點都是新條款。根據《醫療機構基本標準》的要求,專科醫療機構除了最基本的醫療專科外,只能開設和自身業務密切相關的科室。但今后,類似的準入將放寬。衛計委醫政司相關人員還透露,衛計委正在考慮鼓勵有資質的人員依法開辦個體診所,目前相關文件正在擬定中。
民營醫院人員可參加專家委員會、質控組織
通知提出,在建立分級醫療、上下聯動的醫療服務體系工作中,要注意發揮非公立醫療機構的作用,支持其與基層醫療機構及公立醫療機構建立轉診關系,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該負責人說,各地在合理規劃區域內醫療資源、重塑當地醫療服務體系時,要把民營醫療資源利用起來。比如公立醫院普遍康復力量不強,而一些民營醫院的康復又搞得不錯,這兩類機構間就可以相互銜接、轉診。衛計委鼓勵這種探索和嘗試。
通知要求,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行業學會、協會在組建專家委員會、質量控制組織以及醫院評價組織等時,應當從依法執業、誠信服務、規范管理的非公立醫療機構中吸收相關專家參與。在制定行業標準、技術規范等工作時,也應當吸收非公立醫療機構的醫師參加。該負責人說,這是第一次以衛計委文件形式明確非公立醫療機構的人員參加各種學會、協會的資格。
通知還提出,鼓勵非公立醫療機構積極參加支援社區、支援基層等工作。要將非公立醫療機構納入臨床重點專科建設的統一規劃,使其與公立醫療機構具有相同的申報和評價機會。該負責人介紹,去年有10家民營醫院入選國家臨床重點專科,今年對民營醫院參與該項評估也有相關安排。
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不分姓“公”姓“私”
根據通知,在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的準入管理方面,要對非公立醫療機構予以同等對待。衛生行政部門要根據規定及時審批非公立醫療機構的醫療技術準入申請,支持非公立醫療機構開展適宜醫療技術。該負責人說,這是衛計委首次為非公立醫療機構打開這條“通路”,他同時強調要對醫療技術臨床應用加強管理和指導。
近年來,民營醫院的種種不良執業行為屢屢見諸報端,暴露出了對其監管上的不足。該負責人說,要引導非公立醫療機構加強內涵建設,對它們的監管要做到制度化、常態化。
培養周期長、職業風險高、工作強度大、工資待遇低……這是我國醫生普遍面臨的執...[詳細]
提要:近日,海南下發《關于在全省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鄉鎮級醫院住院“限費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