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醫學界日前向外界宣布,他們通過“人造支氣管”移植手術成功治愈了一名肺癌患者,這一治療方法乃世界首創。
支氣管在呼吸功能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承擔著向左右兩片肺葉運送養氣的作用。在以往的病例中,如果支氣管肺癌患者的腫瘤長在肺部中間位置,醫生往往采取切除整個肺和病變支氣管的辦法治療。即便如此,手術后約四分之一的患者仍然活不過三個月,術后感染的比例非常高,僅三分之一的患者可以活過一年。
2009年10月28日,法國巴黎博比尼醫院(Bobigny hospital)的一組醫護人員,對一名78歲的病情十分嚴重的肺癌患者實施了全新的治療方法:將一段人造的支氣管移植進患者的肺部。在主治醫師伊曼紐爾·馬丁諾德教授的帶領下,醫療小組只切除了患者肺部長有腫瘤和已出現癌細胞的組織,包括患者的支氣管;然后將一段事先人工培植的支氣管移植進剩下的肺中。整個手術進行了3個小時。
據悉,醫療人員是在人體器官移植用組織庫中找到了相對匹配的一段主動脈,再利用管狀金屬作為支架,人造了一段支氣管。事后證明,這種治療方法因為沒有完全切除肺,術后沒有出現排斥反應,不需要應用抗排異反應的藥物,也大大降低了術后感染的風險。
馬丁諾德教授在日前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這種治療方法是長達10年的研究成果,直到現在才宣布是為了觀察患者術后的恢復情況。“患者現在恢復得很好,能夠自如行走了。不過他還需要定期接受檢查。”
目前醫療小組決定以同樣的方法實施20-30例手術,以便考察這種方法能否廣泛應用于肺癌臨床治療中。
最新!醫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萬增加到2023年的19....[詳細]
連續工作滿15年或累計工作滿25年且仍在崗的鄉鎮衛生院專業技術人員,在滿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