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醫護人員人身安全防范的思考
2020-01-07 08:54
閱讀:8379
來源:愛愛醫
作者:黃林峰
責任編輯:
[導讀] 為了避免暴力傷醫和殺醫事件的發生,我們醫護人員需要在多方面學習,改變和進步。
北京航天總醫院的副主任醫師被殺一案已經過去了一段時間,在網上和現實中的討論仍在繼續,殺人者被法律嚴懲是無可厚非的,大部分參與討論的人員都在為醫生吶喊,如何提高醫生的地位和尊嚴,如何保護醫護人員的人身安全是關注的重點。但也有一小部分人在呼吁公開事情的真相,就是說醫護人員和醫院,特別是主診醫師在事件的過程中有沒有過錯。不論醫師有沒有過錯,殺人肯定是犯法的,我們也欣慰地看到,目前包括醫院,衛健委,醫師學會等部門分別給楊副主任醫師授予了榮譽稱號,司法部門也有新的保護醫護人員的法律條款***,并將于今年6月1日開始施行,所有的這些給醫護人員帶來了溫暖和信心,我們有理由相信醫護人員的工作環境會有一個大的改善。
司法的進步確實能給當下的醫護人員一份安慰和保護,但是任何一個東西都不是萬能的,一部法律的推出不會解決所有的醫患矛盾,更不可能短期內效果那么明顯,醫護人員的安全需要多方面的關注,包括法律,法規,醫院,科室,個人,作為一名普通的醫護人員,能夠左右的只能是自己,那自己如何去預防和防范醫患矛盾,特別是醫患矛盾激化升級呢?
我總結了自己的經驗和教訓,也吸取了其它醫生的經驗和教訓,分析了近幾年國內的暴力傷醫和殺醫事件,醫生需要在多方面學習,改變和進步。
首先,醫護需要做好的是溝通,良好的溝通是解決醫患矛盾的利劍。這個方面民營醫院的醫生可以給公立醫院的醫生上一課,民營醫院的醫生非常注重溝通,經常組織溝通的培訓和考核。公立醫院醫生比較忙,患者多,醫生少,工作量大,事物繁重,把精力幾乎用于治療上,忽略了和患者及家屬的溝通,患者及家屬一旦有疑問,得不到解釋,容易誘發矛盾,甚至是矛盾升級。溝通主要是病情溝通,包括診斷,治療方案,費用,預后等事項,患者發生異議時更要加強溝通,可以動用主任,醫務科長甚至是副院長進行溝通,直到患者理解為止。
其次,醫生還需要做好的是平等和尊重,患者不是普通的人群,他們要忍受疾病的痛苦,還要耗費大量的金錢,心理是脆弱的,醫護人員應該給予同情,理解和尊重,不要以為自己是醫護人員,患者就要什么都聽自己的,現在的社會是不可能了。因此,對于患者提出的要求,如果不違背治療原則和規范,盡量的去滿足患者,讓他們感覺溫暖和關懷,不能上來就用冷冰冰的制度規范等拒絕,平等和尊重的醫患關系可以化解大部分的矛盾。
另外,醫生在臨床工作中要注意發現醫患矛盾的苗頭,一旦發現苗頭,馬上去和患者及家屬溝通,了解患者的不滿和訴求,對于合理的訴求,要認真聽取并滿足,對于患者的不滿,一定要引起重視,分析原因和不足,醫護確實存在問題的要虛心改正,向患者道歉掙的理解,可以適當的給予補償,醫生個人不能解決的,一定匯報科室和醫院,科室主任和醫院要提前預警和介入,幫助解決,患者看到了醫護人員、科室、醫院的積極態度,問題一般不會繼續激化。
最后,醫生的工作室繁重的,精力是有限的,在工作中不可能會很好的照顧到每個患者,也不能平均用力,特別是主治醫生以上的醫生,更要關注有風險苗頭的患者及家屬,這類人主要有住院后3天仍不能確診的,治療過程中不見好轉反而惡化的,費用較高,超出正常范圍較多,患者及家屬難以接受的,對醫護人員服務態度不滿和技術水平懷疑的,患者及家屬的訴求沒有得到重視,長時間沒有應答的,對患者及家屬的承諾遲遲不能兌現的,所有這些都是高風險事件,應該引起重視。
醫護人員安全是一個社會問題,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加強法制建設和宣傳,加強對社會人的科普教育,對疾病和生老病死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醫護人員更要加強法律和法規的學習,加強業務能力的學習和提高,加強心理學的學習,規范自己的職業行為,尊重患者,理解患者,加強溝通和交流,只有這樣才能形成一個良好的醫患共同戰勝疾病的氛圍。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