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坐瘡治療指南》的解讀
2018-12-07 10:20
閱讀:3084
來源:愛愛醫
作者:李治國
責任編輯:點滴管
[導讀] 痤瘡是毛囊皮脂腺單位的一種慢性炎癥性皮膚病,主要好發于青少年,對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響很大,但青春期后往往能自然減輕或痊愈。
導讀:痤瘡是毛囊皮脂腺單位的一種慢性炎癥性皮膚病,主要好發于青少年,對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響很大,但青春期后往往能自然減輕或痊愈。臨床表現已好發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膿皰、結節等多形性皮損為特點。
現在是臨近12月,有關數據表明10-12月因為不恰當化妝品的使用等因素造成這個季度是痤瘡的高發時期,最近因痤瘡就診的人群多了起來。
為提高自身業務能力筆者閱讀了大量有關痤瘡的文獻,其中由一篇由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專家組討論后發表的《中國座瘡治療指南》比較實用,現結合自身臨床經驗初步解讀如下:
一、痤瘡是指一種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癥性疾病,皮損好發于面頰、額部,常伴有皮脂溢出,各個年齡段人群均可發病,以青少年發病率最高,治療原則為去脂、消炎、調節激素水平。年齡在15-30歲之間、激素水平變化尤其女性、痤瘡家族史、局部皮膚摩擦、不正當化妝品、壓力等是該病的風險因素
二、該病的主要癥狀是:黑頭粉刺、白頭粉刺、結節、炎性丘疹、膿包、瘢痕,指南中特別指出痤瘡具有損容性,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可能造成永久性瘢痕、焦慮癥、抑郁癥,嚴重時形成惡性循環遷延不愈。指南中指出對于該病的患者建議注意首先從改變生活習慣做起,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適當的皮膚清潔(如清水潔面、不擠壓或抓撓粉刺)、選擇合理的化妝品(使用溫和類型的盡量不使用油膏類化妝品)、控制飲食(多進食新鮮富含維生素的食物,避免辛辣**食物,控制脂肪及糖類食品)、行為方面(指南中特別指出戒煙、戒酒和避免爆嗮有一定的療效)。
三、痤瘡分為3度4級,針對不同程度的痤瘡治療方案是不同的。現解讀如下:
1.輕度(散發粉刺,可伴有炎性丘疹):建議局部外用藥物,可以減少菌群并是粉刺溶解排出,常用的藥物有維A酸霜、任二酸等
2.中度(炎癥性皮損增加。出現膿包):建議局部外用藥物加用口藥物,常用的有四環素(可以抑制菌群生長)、異維A酸(主要作用減少皮脂分泌,防止瘢痕生成)
3.重度(膿包、結節、囊腫等伴有瘢痕形成):建議口服藥物(糖皮質激素)配合光療。
文獻中強調了連續治療6-8周后有效,嚴重的痤瘡若沒有及時治療會遺留瘢痕
參考文獻:
Feldman S,Careccia RE,Barham KL.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ne.Am Fam Physician.2004 May 1;69(9):21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