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箱里究竟要備幾根止血帶?
2018-05-07 11:07
閱讀:3213
來源:愛愛醫
作者:點*管
責任編輯:點滴管
[導讀] 你們搶救箱里備了幾根止血帶?
你們搶救箱里備了幾根止血帶?

我們先來看一個臨床案例:
13:45分,“120”指揮中心發出指令:開源大道東,蔡州路口,車禍傷!
急救護士掂起急救箱就和值班醫生跑向救護車,醫護人員向著呼救現場疾馳而去。
救護車前方突然出現一個寬闊的十字路口,東北角路上倒臥一人,黑壓壓一群看客在圍觀。
事發現場!
初步檢查,傷者是一名老年女性,神志清,精神差,前額有一約7cm×5cm皮下血腫,口鼻有血跡,前臂、左腿皮膚破損、出血,圍觀者多是附近的莊戶,七嘴八舌地嚷嚷著快點搶救。
傷者有出血,需要包扎。醫生發現傷者上肢出血很嚴重,一把抓起搶救箱里的止血帶,就給傷者捆上了。
隨后把傷者抬到救護車里,醫護人員搶在救護車開動之前,進行了初步的院前救護:吸氧、測血壓、建立靜脈輸液通道、應用止血藥物、二次檢傷……護士拿出0.9%氯化鈉注射液,插上輸液器,一次性排氣成功,準備靜脈穿刺,備齊輸液所需的物品:怎么止血帶不見了?
旁邊的醫生見護士一個勁兒里在搶救箱里扒拉,趕緊示意止血帶在傷者上肢上捆著,沒辦法,在醫生用手環握住傷者手腕的情況下,急救護士勉強完成靜脈穿刺任務。
這是在醫生的協助之下,要是醫生顧不上怎么辦?難道還要請求傷者家屬幫忙?真是開玩笑!在急救現場,醫護人員的一舉一動,每項操作和行動都在傷患和親屬們的目擊之下,不知是車廂里有些燥熱,還是緊張,出車護士的頭發里滲出絲絲汗液!
院前急救的環境就是這么惡劣,急救現場的條件就是這么苛刻。
難忘的急救經歷,止血帶作為搶救用品有多重要?
看到這里,感受到搶救用品的重要性了吧?
止血帶,小小的一根,平時看上去那么不起眼的小東西,在院前搶救中,是何等的關鍵和重要?
這就是要求每一名醫護人員要遵守《搶救工作制度》的主要原因。核心制度告訴我們:各種急救藥品和器材定量、定位放置,經常檢查維修,使其處于備用狀態。
每當看到科里“120”出車人員回車后,我就會立馬騰出手來,認真細致地為救護車、急救箱補齊所消耗的急救藥品物品,生怕有一絲的遺漏,以便下次出車應急備用。那次出車的急救護士小康也會不由自主地把手伸進急救服的腰兜里,摸著里面備用的那根止血帶,想起自己那次出車時的狼狽。
院前急救的救治條件有限,救治環境復雜多變,對急救人員在能力、體力、物力的要求上與院內有著本質的不同,相當于臨床專科的集體作戰來說,這時更多的時候是院外的單兵作戰,且在眾目睽睽之下,面對公眾的監督!因此,醫護人員更要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要具備較強的專項業務技能,以及熟練應對各種復雜臨床問題的職業素養和實戰經驗,更要備齊搶救藥品物品提前打好院前急救的基礎備戰。
不僅是在院前,就是在院內搶救的時候,止血帶也是必不可少的“基配”。

搶救的時候,都有哪些情況需要用到止血帶?
1.加壓止血一般小動脈和靜脈出血,可用加壓包扎止血法。較大的動脈出血,需要應用止血帶止血。如果沒有專用的充氣式壓迫止血裝置,靜脈穿刺時所用的止血帶就會被醫生派上用場,上述案例,就是明證!
2.靜脈輸液穿刺止血帶是靜脈輸液前必備品,扎上止血帶,使想要進行穿刺的靜脈暴露的更加清晰,增加穿刺成功率。
3.雙通道輸液如果是急危重患者的搶救,常常會需要多名醫護人員集體作業,快速建立兩條以上用藥通路的情況。這時候,一條止血帶,顯然滿足不了緊急搶救的需要。
4.采血搶救時還要常規的采血、配血,幾個人等那區區一根止血帶?顯然一根止血帶也滿足不了緊急情況下的搶救需要。
搶救情形之下,一根止血帶能否滿足臨床需要?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止血帶體積小,在搶救箱(車)里不占多少地方,如果有可能,醫護人員還是盡量多配幾根吧!
如何更好的改進搶救物品管理?
1、參與搶救的醫護人員發現臨床問題,需要立即跟科主任護士長指出來。有問題不要保留,要想著及時改進。
2、護士長作為急救物品管理的主要責任人,接到屬下反應上來的問題后,要積極整改,在評估科室工作量和實際情況下,決定配備物品數量和品種,做到持續性改進。
作者:zmdzfx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