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多年研究,我認為,癌癥治療的現代醫學模式,應科學系統地全程考慮,采用整體的綜合療法。
1.重視心理療法
大多數患者罹患癌癥后感到很恐懼,而有的醫生不會安慰患者,直接告知得了癌癥,生命只剩下幾個月時間,這樣使患者更加恐慌。因此,醫生應改變觀念,真正做到關心愛護患者,解除其心理障礙,讓其樹立必勝的信念。
很多患者患癌癥后心灰意冷,自暴自棄,不愿意成為家庭和社會的負擔。有的患者即便康復了,也有種失落感,認為活著沒有價值。就我所知,一位黑龍江的農村婦女肺癌治愈后,為了回報社會和家人對自己的關愛,通過電話和癌癥患者聊天勸解一萬多人次,以親身經歷鼓勵他們活下去。
2.堅持中西醫結合治療
我認為,真正中西醫結合治療是在開始制訂治療方案時,就將中醫藥考慮進去。我們曾做過一次6000人的調查,結果顯示,生存期超過5年的患者,多數是未做大劑量放化療,而是采用小化療大中藥這種治療方案的。2000年,我們提出了中藥抗癌沖擊療法。沖擊療法的機理是:抑制腫瘤新生血管生長,使腫瘤壞死縮小;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吞噬癌細胞;殺傷癌細胞,使腫瘤組織鈣化液化;促使癌細胞組織纖維化,阻斷轉移。
3.重視康復期的接力治療
很多人經過手術、放化療后,以為腫瘤完全消失就痊愈了,但是幾年后卻又復發轉移了,因此必須重視康復期的接力治療。
癌癥患者康復期內必須做定期檢查,每3個月~6個月檢查一次,如指標有異常應進行大劑量用藥治療;沒有異常可小劑量維持治療,可每個月服用10天抗癌中藥。我于1992年接診的一位患者當時已胃癌肝轉移、淋巴轉移,其堅持進行接力治療后狀況很好,現已80多歲了。
4.重視飲食療法
可以說,很多人的癌癥是吃出來的。發霉變質的花生、大米等均含有黃曲霉素,食用后可能誘發肝癌。據調查,廣東地區鼻咽癌和胃癌的發病率較高,這與食用腌制的咸魚、咸肉有一定的關系。
患癌癥后,不可忽視食療,可多食用具有抗癌作用的食物,其對治療與康復是非常有益的。如豬血有止血、補血、抗癌作用,香菇中的香菇多糖有抗癌作用,百合有止咳潤肺作用。此外,還應多吃豆制品、紅棗、紅小豆、大蒜,以及新鮮水果、蔬菜等。
肺癌已成為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別占比19.59%和24.87...[詳細]
在我國,肺癌發病率位居惡性腫瘤首位,約為46.08/10萬,占所有惡性腫瘤...[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