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很有影響力的《JAMA》(美國醫學會雜志)所發表的一篇文章稱:“如果你患有醫院獲得性肺炎,那么你出現心臟病發作或罹患卒中的風險會顯著增加。”
渥太華大學醫學院渥太華醫院傳染性疾病科醫生和研究員Vicente Corrales博士稱:“我們研究所得出的主要結論是醫院獲得性肺炎是患心腦血管疾病較大的風險因素。”
他繼續講到“這意味著兩件事情:第一,這使我們竭盡所能,例如通過接種疫苗和手衛生來預防社區獲得性肺炎。這是對于老年人和那些存在如糖尿病、吸煙、高膽固醇等其它心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患者尤其重要。”
Corrales-Medina 博士補充到:“其次,一旦肺炎發生,醫生應制定治療計劃,這些患者在他們感染恢復后的幾周、幾個月甚至幾年之后更容易患心腦血管疾病。這些措施可包括篩查和心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策略。”
雖然已經有關于醫院獲得性肺炎與心腦血管疾病之間聯系的一些其它研究,但本研究是首次只對沒有心腦血管疾病的醫院獲得性肺炎進行研究,同時考慮到其他既定的心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影響。通過這樣做,其研究結果強烈提示,應考慮醫院獲得性肺炎是將來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自身危險因素。
發表于JAMA的論文采用了基于全美的兩個社區衛生研究的3813例患者的病例資料。一個是登記65歲以上的參與者,另一個是登記45至64歲的參與者。JAMA的這項研究歷時10年通過年齡配對對照2542例對照組患者,對1271例肺炎患者進行分析。
結果表明,在這10年期間,這些肺炎患者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第一年的風險最高。例如,65歲以上組中,在感染的前30天,肺炎患者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是對照組的4倍。在第十年,他們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較對照組高不到兩倍。
換另一種方式來看:一位72歲有高血壓和吸煙兩個心腦血管危險因素的女性患者,如果存在醫院獲得性肺炎,其10年內患心腦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從31%上升到90%.
45到64歲組研究結果顯示,在前兩年風險較高,但兩年之后風險不會明顯增加。在相對年輕患者組中,肺炎患者在感染后患心腦血管疾病的概率是對照組的2.4倍。
為了研究可預防后續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治療方法,Corrales-Medina博士集中研究肺炎后心腦血管疾病發病風險增加的生物機制。
讓我們首先從抗血小板療法來進行討論。毫無疑問的是,阿司匹林對于卒中的二級預...[詳細]
研究者正在嘗試使用一種有力的影像學檢查工具,對難以尋覓的癲癇病灶進行定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