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臨床腫瘤學會 (ASCO) 完成了對美國泌尿協會(AUA)/ 美國放射腫瘤學會 (ASTRO) 關于前列腺癌術后輔助性及挽救性放療指南的審查。該指南發表于 JCO 雜志上。
該前列腺切除術后輔助和挽救性放療指南是基于醫學文獻的系統性回顧制定的。ASCO 背書小組對該指南進行了內容和建議的審查工作。在西方國家中,前列腺癌是男性中發病率最高的腫瘤。根治性手術和放射治療是局限期前列腺癌最重要的治療方式,應用得當可使 70%-80% 的局限期中低危前列腺癌患者的腫瘤得到長期控制。
專家小組最終得出結論,認為去年 8 月份發表的前列腺切除術后輔助治療和放療指南是明確的、全面的、基于最相關的科學證據的指南。ASCO 為該項前列腺切除術后輔助和挽救放療背書,并增加了一條資格聲明,稱并非所有的擇期輔助性或挽救性放療患者其復發或疾病進展的風險都相同。
因此,風險 - 獲益比并非所有人都一樣。一些患者,包括精囊浸潤,格里森得分為 8 到 10 分,大范圍手術切緣陽性,以及術后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水平可檢測到的患者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后復發風險高。
指南建議,醫生應與前列腺癌切除術時有不良病理表現(如精囊浸潤,大范圍手術切緣陽性,前列腺外擴散)的患者商榷應用輔助放療。放療討論應包括短期不利影響和潛在的利益和長期影響。應當由多學科專家小組共同決定和管理放療,并非所有患者的復發風險或有臨床意義的疾病進展風險都相似。因此,不同患者風險收益比會有不同。
建議與術后可檢測前列腺特異抗原(PSA)復發或術后局部復發的患者討論應用挽救性放療。應當告知患者,輔助放療可以減少復發和疾病進展的風險,但它對于預防轉移及延長生存的影響尚不十分明確。
前列腺切除術后輔助性或挽救性放療指南的重要推薦:
對于某些考慮應用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術治療局部前列腺癌的患者,應告知可能發現預示癌癥復發高風險的不良病理表現,這些患者進行術后治療可能會獲益。
應告知發現有不良病理表現的患者(包括精囊浸潤、陽性手術切緣、前列腺外延伸)輔助放療與根治性切除術相比,只能減小生化前列腺特異抗原 (PSA) 的復發、局部復發及癌癥進展的風險。還應告知患者輔助放療對之后的轉移和總生存的影響還不明確,約有二分之一的隨機對照試驗表明輔助放療有益,但是其它的試驗結果沒有表現出獲益(降低轉移和死亡風險)。
對于前列腺癌切除術時發現有不良病理表現(包括精囊浸潤,手術切緣陽性或前列腺外延伸)的患者應提供輔助放療,此時輔助放療可降低生化復發、局部復發及臨床進展的風險。
應告知患者術后 PSA 復發風險與轉移性前列腺癌的高風險及疾病致死風險相關。與該臨床原則相一致,在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術后醫生應定期監測 PSA 水平,以便在適當條件下可進行挽救性治療的早期管理。
當術后可檢測的 PSA 值增長為 0.2ng/mL,則可定義為生化復發,二次確認水平為 0.2ng/mL 時則應當考慮對 PSA 復發的患者進行再分期評估。對于沒有遠期轉移證據的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術后的 PSA 復發或局部復發的患者應提供挽救性放療。應告知患者當 PSA 水平較低時,放療對于防止 PSA 復發的作用最大。
應告知患者,除控制疾病復發的獲益之外,放療還可能對尿道、腸道及性方面造成短期或長期的副作用。
肺癌已成為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別占比19.59%和24.87...[詳細]
在我國,肺癌發病率位居惡性腫瘤首位,約為46.08/10萬,占所有惡性腫瘤...[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