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藥物都很便宜,黃連素100片5.4元,胃舒平100片才1.6元,然而,這些藥在三級大醫院中卻很難見到。
■“光在基層醫療機構搞基本藥物沒抓住要害,”一位三甲醫院內分泌科專家說,即便是醫生開處方時要求首選基本藥物,但對很多疑難病癥,“現行的基藥目錄即便配全了,也不能滿足大醫院的需求。”
2009年底開始,國家相關部門就稱大醫院版基藥目錄將出臺,但兩年過去了,這一目錄仍然難產,這是為什么?
什么時候大醫院的藥價也能下降4成多?
最近,濟南市歷下區人民醫院西藥房主任范琪忙著對比醫院藥品與基本藥物目錄,看看基本藥物配備是否達到相關要求。
“省衛生廳下了通知,要求二級醫院配備基本藥物品種數不低于基本藥物總數的80%,基本藥物銷售額不低于藥品總銷售額的35%。”范琪介紹。
在該醫院西藥房的藥架上,記者看到有胃舒平、黃連素、紅霉素眼膏等基本藥物。“這些藥都很便宜,黃連素100片5.4元,胃舒平100片才1.6元。”然而,這些藥在三級大醫院中卻很少出現。
“一次我去一家大醫院,想拿黃連素,但醫生說黃連素有副作用,不如拿好點的藥,最后開了一盒十幾元的。”環山路一小區居民黃先生說,“同樣的病,大醫院用藥普遍比社區醫院貴一些。”
記者曾因鼻炎到省城一家三甲醫院就診,簡單問診、檢查后,醫生就開了一盒80多元的藥,比藥店和社區醫院貴許多。
目前基層醫療機構基本實現基本藥物零差率消瘦,省級統一招標采購也大大降低了藥價,山東的基層醫療機構藥價平均降幅達4成多。但大醫院看病難、看病貴更是患者們關注的焦點。
“社區醫院看病花錢不太多,最花錢的還是在大醫院,”黃先生說,“什么時候大醫院的藥價也能下降4成多,我們就更能感覺到實惠了。”
也有基本藥物,但大醫院不愿賣便宜藥
目前,藥品收入在大醫院的總收入中占有不小比例,大醫院配備的基本藥物還沒有“零差率”消瘦,他們也并非必須采購統一招標的基本藥物,所以,指望大醫院主動多賣便宜藥并不現實。
省衛生廳藥政處一負責人稱,省廳為此規定,三級綜合醫院、中醫院配備基本藥物品種數不低于基本藥物總數的70%,基本藥物銷售額不低于全部藥品總銷售額的17%。但由于基本藥物價格大都偏低,即使允許大醫院加成15%消瘦,很多大醫院仍難以達到銷售額的要求。
“基本藥物在大醫院推廣的確有難處,”省城一三甲醫院副院長說,“基層醫院主要是常見病、多發病,大醫院集中了疑難病癥和危重病人,用藥品規和習慣上自然會有差別。比如對于發熱病人,到大醫院之前可能已經去過社區醫院了,用藥自然會有所變化。”
對低價的基本藥物,不少大醫院因擔心其質量而不愿意選用。省城另一家三甲醫院的副院長說,“有的250毫升的玻璃瓶氯化鈉注射液一瓶中標價才0.87元,估計連成本都不夠,怎么保證質量?”
一位中標的藥品生產企業負責人對此并不認同,省級統一招標后,藥企利潤空間確實被嚴重壓縮。但由于招標采購實行一品一廠一規,生產廠家用利潤率換來了市場。“我們拿到全省的市場份額后,銷量帶動車間滿負荷生產,降低了單位成本。”
此外他還透露,部分藥品的虧損要靠其他藥品盈利來彌補,“這是招投標策略的選擇。”
“光在基層醫療機構搞基本藥物,沒抓住要害”
“打蛇打七寸,光在基層醫療機構搞基本藥物,沒抓住要害。”一位三甲醫院內分泌科專家說,即便是醫生開處方時要求首選基本藥物,但對很多疑難病癥,“現行的基藥目錄即便配全了,也不能滿足大醫院的需求。”
基層版基藥目錄不完全適用于大醫院,那么能不能建立大醫院版的基本藥物目錄?
事實上,2009年基層醫療機構的基藥目錄出臺時的新聞發布會上,衛計委有關人員曾公開表示,基藥目錄大醫院版將配合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盡快出臺。
按原規劃,大醫院版區別于基層版,主要特點是覆蓋的病種多,尤其是加入治療癌癥、帕金森癥疑難雜癥的藥物,同時將把一些價格較高的藥品列入目錄。
近兩年來,公立醫院改革方案已出臺,大醫院版基藥目錄卻遲遲不見蹤影。
而據媒體報道,在今年4月,衛計委藥物政策與基本藥物制度司司長鄭宏表示,“目前形成的共識是,基本藥物只在基層推進,醫院版的目錄就暫時不推出了。”
這讓公眾頗感失望,但也還有些幻想。“畢竟沒說不推出了,”在齊魯醫院住院的患者馬先生說,“希望這個‘暫時’會短一些。”
最新!醫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萬增加到2023年的19....[詳細]
連續工作滿15年或累計工作滿25年且仍在崗的鄉鎮衛生院專業技術人員,在滿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