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人員找到殺死腫瘤細胞的新途徑:采用新的納米材料,將間充質干細胞作為“靶向運輸車”,使載藥納米顆粒像“特洛伊木馬”一樣,里應外合殺死腫瘤細胞。
納米藥物用于惡性腫瘤治療時最棘手的問題之一是腫瘤靶向效率較低,釋放的藥物難以特異性殺死腫瘤細胞。腫瘤靶向效率已成為納米藥物研發和臨床應用的瓶頸。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納米材料可控制備與應用研究室唐芳瓊課題組,聯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宣武醫院、軍事醫學科學院等單位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全新的腫瘤靶向策略:將載有腫瘤藥物的二氧化硅納米顆粒結合到間充質干細胞上,間充質干細胞受到腫瘤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吸引,可以主動追蹤到腫瘤細胞,將載藥納米顆粒輸送到腫瘤組織的各個部位,釋放藥物并殺死腫瘤細胞。
研究人員指出,這一全新的靶向方法采用具有趨化作用的間充質干細胞作為“靶向運輸車”,使載藥納米顆粒像子彈一樣追蹤并殺死腫瘤細胞,相比傳統的靶向方法具有更強的主動性和靶向性。該研究成果為納米藥物的腫瘤靶向方法開拓了新的思路,并為改善納米藥物臨床應用帶來了希望。相關論文近期在ACS Nano(美國化學會主辦的雜志)上在線發表。
肺癌已成為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別占比19.59%和24.87...[詳細]
在我國,肺癌發病率位居惡性腫瘤首位,約為46.08/10萬,占所有惡性腫瘤...[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