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利伐沙班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建議——非瓣膜病心房顫動卒中預防分冊》內容預覽
心房顫動(房顫)最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調查數據顯示,我國30——85歲居民中房顫患病率為0.77%.血栓栓塞并發癥是房顫致死致殘的主要原因,而卒中是最常見的表現類型。房顫是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罹患房顫可使卒中風險增加5倍。而房顫所致的卒中致死率、致殘率及復發率很高,給患者及社會帶來嚴重經濟負擔大量臨床研究證實,抗凝治療在房顫卒中預防中占有重要地位,合理應用抗凝藥物可顯著降低缺血性卒中發生率,并得到國內外眾多權威指南的廣泛推薦。然而目前我國房顫患者抗凝治療顯著不足,傳統抗凝藥物華法林需定期監測凝血相關指標和調整劑量,且與多種藥物和(或)食物存在相互作用,限制了其臨床廣泛應用。
新型口服抗凝藥物具有起效迅速、療效可預測、無需常規凝血監測和常規調整劑量等優勢。其中直接Ⅹa因子抑制劑利伐沙斑在我國獲準用于非瓣膜病房顫患者預防卒中和非中樞神經系統全身性栓塞。本專家建議旨在幫助我國廣大臨床工作者合理規范使用利伐沙班(此專家建議待房顫卒中預防適應癥批準后參考)。
《2013 利伐沙班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建議——非瓣膜病心房顫動卒中預防分冊》全文下載:http://ziyuan.iiyi.com/source/down/2384429.html
嚴重顱腦損傷病人多存在神志異常、昏迷、躁動等,使之不能正常飲食,并給鼻飼置...[詳細]
鑒于顱腦損傷后病人的特點,胃腸外營養常被選作早期營養支持的手段。[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