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義
氣管切開術是一種搶救重危病人的急救手術。解除喉梗阻所致的呼吸困難外,對于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所引起的呼吸衰竭也常需施行氣管切開術,作為輔助治療。
二、氣管切開的優點
1.不僅應用緩解上呼吸道梗阻,還廣泛應用于很多類型呼吸衰竭。
4.術后應用帶套囊的氣管內插管,便于給氧或正壓人工呼吸。
三、氣管切開的缺點
1.失聲是患者最重要的心理和精神創傷。
4.肺部感染的危險性。
以往常以發紺作為氣切的指征,實際上為時已晚,因輕度發紺,臨床不易察覺,如貧血或中毒時更難觀察,據Gray研究只有當血氧飽和度低于80%時才出現發紺,此時血漿氧分壓已由正常的13.3Kpa降至6.0Kpa,對組織已是嚴重缺氧,所以絕不可等發紺明顯時才做氣切。
(一) 喉源性呼吸困難與氣管切開。
1.急性喉炎需氣管切開者已不多,早期應用激素及抗生素治療效果好。
2.應注意是急性會厭水腫,特別是變態反應引起者,除感覺咽堵塞外,無呼吸困難,當用力咳嗽或吸氣時,水腫的會厭如同瓶塞將喉腔堵塞窒息。此時找不出聲門,無法插管,唯一辦法行緊急環甲膜穿刺或切開術。
3.我們認為:會厭高度水腫,足量激素不見效者,既應行預防性氣管切開術。
4.如喉部腫物短期不能治愈者,有二度梗阻性呼吸困難,即行氣管切開術。
④昏迷不能近期恢復者。
4.頜面部燒傷:常有上下呼吸道組織水腫和分泌物堵塞,應在發現缺氧和頸部嚴重水腫之前氣管切開術。
六、氣管切開的方式
1.常規氣管切開術
七、氣管切開過程中需要的注意事項:
1.氣管造孔過大,套管容易活動,造成前壁損傷,引起繼發性出血;
2.切口過小,放套管時壓迫軟骨環使之內翻,致氣管壞死,致疤痕狹窄,拔管困難。
3.氣管后壁無軟骨,切開氣管環時,刀尖不可刺入太深,以防損傷氣管后壁。術后出現氣管食管瘺。
4.不可誤切環狀軟骨,以免后遺喉狹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