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N9并不是“新病毒”,但這是首次發現它能傳染給人類
禽流感病毒的發現已有百余年。百年之間,這類病毒大多在雞的世界猖獗,很難突破種屬障礙感染人類。極少能感染人類的禽流感病毒(如H5N1、H9N2、H7N2等),是禽所帶病毒直接通過人的消化道、呼吸道、皮膚損傷處和眼結膜等多種途徑,由動物傳播給人的傳染病。
這次的H7N9并不是一種全新的病毒,2008年6月14號,它在西班牙的一只小水鴨的樣本中被發現。而它在中國感染了人,證明H7N9也是少數能感染人類的禽流感病毒之一。
流感病毒
H7N9病毒來自黃浦江死豬的可能性不大
禽流感病毒產生于禽類,可以感染人類,那它能感染豬嗎?答案是可以。在歐洲的豬群中就發現過禽源H1N1和H1N2毒株;1989年間,還有學者從另一種哺乳動物——馬中分離到禽源H3N8流感病毒。
所以就有這樣一種假設,H7N9先感染了豬,在豬體內發生重組,使這種病毒能在人群中增殖和傳播——曾經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就有這樣的特征。之所以要這樣假設,是因為最近的黃浦江死豬事件,人們懷疑H7N9來自這些死豬。
然而死豬出發地在浙江嘉興,截至目前,出發地都還沒有發現H7N9感染患者,檢測部門抽查留存的死豬樣本也僅只檢出過豬圓環病毒。根據農業部獸醫局的要求,上海市動物疾控中心昨天對近期打撈上來的黃浦江上游漂浮死豬抽檢的34份留存樣品,進行了禽流感通用引物檢測,也未發現禽流感病毒。
另外,此前H7亞型的禽流感病毒在豬中僅分離出過一株,N9亞型流感病毒感染豬病例還未見報道, 所以從概率的角度看,H7N9來自這些死豬的可能性也不大。
最有可能的情況是候鳥傳給家禽,家禽傳給人
3月29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從病例樣本中分離了H7N9禽流感病毒,完成鑒定和全基因序列分析。綜合流行病學和病毒學雙方面證據,提示引起此次疫情的流感病毒為禽源。
但是,目前的幾個病例的發病源還沒有找到,究竟是跟野生鳥類直接接觸的還是跟禽肉市場的禽類接觸感染的,還不能確定。不過,中國南方和東南亞一直是被世界衛生組織界定為禽流感威脅高發地區。因為只有在這里,大批人類會和家禽有親密接觸。而候鳥,又是禽流感病毒最好的攜帶者。
野生鳥被認為是所有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它們攜帶流感病毒很可能已有數百年,但沒有造成明顯的損害。岸邊鳥類和野生鴨子之間的禽流感病毒傳播可發生在二者共用的棲息地,這就為不同禽流感病毒亞型之間發生混合和重配提供了機會。
在與人類環境緊密接觸的禽類中,例如人工飼養的雞、火雞、雉雞、鴿子和鸚鵡等,禽流感病毒的存在不是很普遍。但大量情況證據表明,候鳥能夠將低致病性H5和H7病毒傳給家禽,而中國是鳥類遷徙的重要目的地,又有長期密切接觸家禽的現狀(特別是大量的散養家禽),候鳥把病毒傳播給當地禽類,禽類再傳給人類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目前正在開展“評價 PM8002 注射液聯合化療一線治療不可手術肝細胞癌受...[詳細]
為了讓更多的腫瘤患者受益,尋求合適的、除了傳統治療以外的新療法,愛愛醫為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