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完全排除人際傳播的可能,疫情就不會大面積擴散
上海于2日啟動了流感流行應急預案Ⅲ級響應,所謂Ⅲ級響應就是黃色預警,表示人類感染新亞型流感病毒并發病,但還未發生人傳人。SARS之所以可怕,在于人際之間的相互傳染。H7N9疫情是否會大面積爆發取決于會不會出現人傳染人的情況。
據科普作家方舟子介紹:“流感病毒通過和細胞表面上的受體結合才能感染細胞。人細胞和鳥類細胞上的受體并不相同,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分別只和相對應的受體結合,因此人流感病毒通常不能感染鳥類,禽流感病毒通常也不能感染人,只有在很偶然或發生變異的情況下才會傳染給人。如果再發生變異,就可能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H5N1是1997年開始有人感染,現在已經16年了,它一直在變,變得更容易傳給人了,但依然沒有變成人傳人。病毒在不斷演變,但到底在哪種情況下會造成人際傳播,這是個世界難題。
但是因為流感病毒變異很快,所以不能完全排除出現人際傳播的可能。目前就出現了一個疑點:據醫藥學和生命科學的專業網站丁香園的微博消息,浙江的兩名接觸過死亡患者的醫務工作人員有發熱的現象,目前正在隔離。需要等待最終檢測結果才能判斷是否出現了人傳人的現象。(已證實傳言不實)
和十年前相比,目前擁有的傳染病防控體系較為完善
至今可以想到,十年前的非典,我國在傳染病防控上,是多么手足無措。痛定思痛,我國先建立了不明原因肺炎監測系統,后又建立了國家重大傳染病監測系統。這次安徽省確診的一例病例,就是通過不明原因肺炎監測系統發現上報的;上海市的兩例患者則是發現于國家重大傳染病監測系統。可以說,和十年前相比,我國目前擁有較為完善的公共衛生應急體系和傳染病防控體系。
就H7N9病毒的監測而言,北京已在全市范圍內強化四大監測系統,包括各級醫療機構的不明原因肺炎監測、流感樣病例監測、傳染病癥狀監測,以及北京17家網絡實驗室和23家哨點醫療機構在開展流感病原學監測的基礎上,增加禽流感病毒H7N9的病原檢測。
SARS之后,中國**在和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甲型H1N1病毒的兩場硬仗中都表現不錯,無論信息的透明公開程度,以及風險交流能力,還是人群暴發控制能力,和重癥臨床救治能力都做得可以。
目前正在開展“評價 PM8002 注射液聯合化療一線治療不可手術肝細胞癌受...[詳細]
為了讓更多的腫瘤患者受益,尋求合適的、除了傳統治療以外的新療法,愛愛醫為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