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顫射頻消融術后患者早期常發生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這與消融后房顫復發相關。胺碘酮被認為最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藥物,而房顫射頻消融術后短期口服胺碘酮是否影響后期房顫復發尚不明確。
為此,丹麥學者 Stine Darkner 等通過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臨床研究 AMIO-CAT 試驗發現:在 6 個月隨訪中,房顫射頻消融術后短期口服胺碘酮并未顯著減少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復發,但它使消隱期間房性心律失常相關住院率與轉復率減少了一半以上。
AMIO-CAT 試驗共入選了 212 例房顫消融患者,并按房顫類型等隨機分配至胺碘酮組和安慰劑組,均用藥 8 周,隨訪 6 個月。隨訪主要終點為:3 個月消隱期后記錄有長達 30s 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次要終點為:消隱期內首次 AF/AT 發生、AF/AT 相關住院或轉復事件。
數據分析發現,206 例主要終點事件分析發現,胺碘酮組與對照組無顯著性差異(42/107 vs. 48/99)(圖 1 示);而在次級終點事件分析中發現,胺碘酮組房性心律失常相關住院率與轉復率均顯著低于安慰劑組(圖 2、圖 3 示)。
因此,Darkner 等認為房顫射頻消融術后短期口服胺碘酮可降低消隱期間房性心律失常相關住院率與轉復率,而并不減少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復發。
近期,美國心臟學會(AHA)發布了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的相關事宜的科學聲明,...[詳細]
糖尿病與冠心病互為高危因素。當糖尿病與冠心病并存時,患者發生嚴重不良心血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