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的第一個周二是世界防止哮喘日,多年來哮喘的患病率明顯上升:1990年是1.09%,2000年是1.97%,2010年是3.02%。專家提醒,生活中要提防哮喘的三大誘因。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主任委員申昆玲介紹,哮喘臨床癥狀是咳嗽和喘息,其中60%的咳嗽伴有咳痰。超過56.7%的患兒哮喘發作有季節性。而在哮喘誘因里,排首位的是呼吸道感染,超過半數的哮喘是其誘發的。第二是氣溫變化。第三是灰塵,如明顯的霧霾天氣。此外,運動、煙、花粉、動物、空調,都會誘發哮喘。
申昆玲強調,如今很多與患兒同住的家長或親屬吸煙,且大多在室內吸煙,也是哮喘的重要誘因。因此提醒家長要避免二手煙對兒童的侵害,還要提防殘留在衣物、頭發等處的三手煙的危害。
專家還指出,在哮喘的治療上,很多家長有激素恐懼癥。事實上,現在的激素都是吸入激素,直接進入肺,再從氣道進入全身血液的部分只有10%以下,對全身影響小。而相比之下,口服藥物則是先進入全身血液。
專家還提醒,哮喘發作時或有誘發因素時要使用哮喘控制藥物。而且治療越早越好,要堅持長期規范個體化的治療。在治療上,氣霧劑是最經濟實惠的,但兒童不易掌握;干粉劑推薦四五歲以上使用;學齡前的兒童可以選擇對配合要求最低的霧化吸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