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皰疹俗稱“蛇盤瘡”,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通過呼吸道等途徑進入人體后引起的病癥。水痘-帶狀皰疹病毒長期潛伏在人體的神經根里,正常情況下不容易發病,一旦身體過度疲勞,造成免疫力降低,或受寒感冒時,病毒就會發作。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為帶病毒者而不發生癥狀。由于病毒具有親神經性,感染后可長期潛伏于脊髓神經后根神經節的神經元內,當抵抗力低下或勞累、感染、感冒時,病毒可再次生長繁殖,并沿神經纖維移至皮膚,使受侵犯的神經和皮膚產生強烈的炎癥。皮疹一般有單側性和按神經階段分布的特點,有集簇性的皰疹組成,并伴有疼痛;年齡愈大,神經痛愈重。本病好發于成人,春秋季節多見。發病率隨年齡增大而呈顯著上升。
日前,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等機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神經學》雜志上報告稱,帶狀皰疹患者日后罹患中風或心臟病的風險較高,因此最好定期進行相關檢查,避免此類風險。
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對近 32 萬人的醫療記錄進行了詳細研究,其中 10.6 萬人患過帶狀皰疹。研究發現,曾在 18 歲至 40 歲之間患過此病的人,日后患中風的風險比常人高 74%,患心臟病的風險也高 50%.不過,由于中風的發病率本身并不高,因此這一研究結果并不意味著患過帶狀皰疹就有很大可能患中風。
研究人員表示,帶狀皰疹增加中風和心臟病風險的機制尚不清楚,帶狀皰疹患者應警惕此類風險,最好能定期進行相關檢查。
了評估銀屑病關節炎(PsA)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及危險因素。研究人員進行...[詳細]
皮膚癌患者體表的癌細胞正在如何變化?要是能直觀地看到這些“原生態”癌細胞就好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