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目的】
骨盆大小及形狀是決定胎兒能否經**分娩的重要因素之一,故骨盆測量是產前檢查不可缺少的項目。骨盆外測量雖不能直接測量骨盆內徑,但可以從骨盆外測量各徑線的比例中,間接判斷骨盆的大小及形態。
【方法與步驟】
1、孕婦排空膀胱取伸腿仰臥位,測量者站立于孕婦右側。首先了解和觀察骨盆有無畸形或外傷骨折史
2、備好檢查床、骨盆外測量儀,使用骨盆測量器測量以下四個徑線。
(1)髂棘間徑:孕婦仰臥位,雙腿伸直,測量兩髂前上棘外緣的距離,正常值為23——26cm.
(2)髂嵴間徑:孕婦仰臥位,雙腿伸直,測量兩髂嵴最寬外緣的距離,正常值為25——28cm.
1、2兩徑線可間接了解骨盆入口橫徑長度。
(3)骶恥外徑:孕婦取左側臥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測量第5腰椎棘突下至恥骨聯合上緣中點的距離,正常值為18——20cm.第5腰椎棘突下相當于米氏菱形窩的上角,或髂嵴后聯線與脊柱中線交點下1.5cm處,此徑線能間接推測骨盆入口前后徑的長度,是骨盆外測量中最重要的徑線。骶恥外徑值與骨質厚薄相關,此值減去1/2尺橈周徑(圍繞右尺骨莖突及橈骨莖突測得的前臂下端周徑)值,即相當于骨盆入口前后徑值。
(4)坐骨結節間徑:孕婦取仰臥位,兩腿彎曲,雙手抱雙膝。測量兩坐骨結節內側緣的距離,正常值為8.5——9.5cm.也可用檢查者拳頭測量,若其間能容納成**頭,則大于8.5cm即屬于正常。此徑線直接測得骨盆出口橫徑長度。若此值<8.5cm時,應加測出口后矢狀徑。
(5)恥骨弓角度:5恥骨弓角度、恥骨弓角度
⑴協助孕婦呈仰臥位,兩腿彎曲。雙手緊抱雙膝。
⑵用左右兩拇指尖斜著對攏,放置于恥骨聯合下緣,左右兩拇指平放于恥骨降支上面。
⑶測量兩拇指間的角度并記錄,正常值為90°。小于80度為不正常。
此角度能反應骨盆出口橫徑長度。
檢查完畢,協助孕婦整理衣褲,整理用物,放回原處。
【注意事項】
注意人文關懷,與孕婦溝通清楚取得同意,解釋操作目的,以取得合作。
動作輕柔熟練。注意保暖和遮擋病人。檢查畢,幫助孕婦整理好衣服,根據需要協助其起身。
測量數據要準確詳細記錄,作出結論及處理意見。
相關資源下載:骨盆外測量法
隨著前列腺癌發病率的逐年上升,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多...[詳細]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