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動障礙 Tic disorder 內容預覽:
(點擊下圖可對專家課件進行全文預覽)
《抽動障礙 Tic disorder 》內容簡介:
概 述
抽動障礙(Tic disorders)是一種不隨意的突發、快速、重復、非節律性、刻板的單一或多部位肌肉運動或發聲。運動和發聲抽動都可分為簡單和復雜兩類,但界限不清。如眨眼、斜頸、聳肩、扮鬼臉等屬于簡單的運動抽動;蹦、跳、打自己等屬于復雜的運動抽動。清喉聲、吼叫、吸鼻動作等屬于簡單的發聲抽動;重復言語、模仿言語、穢語等屬于復雜的發聲抽動。各種形式的抽動均可在短時間受意志控制,在應激下加重,在睡眠時減輕或消失。抽動多發生于兒童時期,少數可持續至成年。根據發病年齡、臨床表現、病程長短和是否伴有發聲抽動而分為:①抽動癥;②慢性運動或發聲抽動障礙;③Tourette綜合征。
分 類
短暫性抽動障礙(transient tic disorder)
慢性運動或發聲抽動障礙( chronic motor or vocal tic disorder)
發聲和多種運動聯合抽動障礙,Tourette 綜合征 (combined vocal and multiple motor tics)
流行病學特點
抽動障礙實際上非常多見,其患病率達0.05%-3% 。據北京安定醫院兒科門診統計,1997年共有抽動障礙患兒556人次就診,其中初診101人,占全年兒科門診總數25.5%,較10年前8.4%增加三倍,已成為兒童精神科和兒科的一種較常見病。
起病年齡,4-7歲為發病高峰。
男性多于女性。
病因學研究
遺傳因素
神經生化因素
器質性因素
社會心理因素
其他
短暫性抽動障礙:
又稱一過性抽動障礙,習慣性痙攣,暫時性抽動等。是最常見的一種抽動類型,癥狀較局限。男孩為多。以單純性或一過性肌肉抽動為特征,一般以眼肌、面肌和頸部肌肉抽動最為多見。而后可以改變,在數周數月內癥狀波動或部位轉移。少數為簡單發聲抽動對病兒日常學習和適應環境無明顯影響。病期至少持續2周,但不超過1年。
慢性運動或和發聲抽動障礙:
表現為簡單式復雜的運動抽動(某些肌群的抽動)或發聲抽動,但運動和發聲抽動兩種癥狀不同時存在。一般以運動抽動為多見。癥狀往往持久、刻板不變。病程至少持續一年以上,有些患者癥狀甚至可持續終生。
Tourette綜合征:
又稱發聲和多種運動聯合抽動,抽動穢語綜合征、Tourette綜合征。
其特點是在抽動的同時伴有發音肌群的抽動,發出有意義或無意義的聲音,經常說出污穢的罵人話,病人為此很痛苦。
本綜合征還常伴有模仿動作、模仿言語、重復言語、強迫動作或猥褻行為。
(1).起始:通常以眼、面肌開始, 首發癥狀運動抽動或發聲抽動可先后出現或同時出現。
(2).過程:原有癥狀加重,累及部位更廣。隨時間推移可出現種種復雜、 形態奇特的復合性運動抽動:沖動性觸摸、刺戳動作、踢腳、蹲下、走路旋轉等。發聲也可從簡單發聲抽動轉為復雜發聲抽動:刻板言語、 重復言語,至少30%發展為穢語癥。
(3).發展:除抽動癥狀外還可伴發如下障礙: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約50~60%伴有ADHD,與5-HT 代謝失調有關。
*強迫障礙(OCD):30~50%甚至有學者認為TS與OCD 可能是同一疾病的不同表現型,或OCD是TS疾病譜中的一部分。
*伴自傷行為(SIB)33%-44%與TS嚴重程度呈正相關。
*攻擊行為、品行障礙、情緒障礙等。
(4).病程:緩慢進展,起伏波動,新代替舊,少數自行緩解, 部分遷移,甚至致殘。
嬰兒喂哺原則主張按需哺乳,提倡純母乳喂養至少4個月~6個月,兩次哺乳之間不...[詳細]
滲出性腹瀉,由于小腸或結腸粘膜組織發生炎癥病變時,腸粘膜完整性受到損害,粘...[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