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醫的活動立足于“有諸內必形于諸外”的理論
中醫認為:“有諸內必形于諸外”,意思是說,人體內部臟腑的狀況,必定會反應在人的體表來,中醫根據人們體表的反應,就能判斷體內疾病的情況,中醫術語叫審外察內。
“有諸內必形于諸外”這種審外察內是否有科學依據呢?它是有依據的,這種內外的聯系是通過神經系統的反射來實現的。比如,有心臟病的人,多半會出現左肩部的反射痛,人們通過左肩某特定部位的疼痛,就可以不需要經過儀器的檢查,推知其心臟有問題。
這樣的例子很多,西醫也經常使用。如西醫的墨菲氏征陽性(右肋骨下沿壓痛反應)提示有膽囊疾病,右下腹反跳痛,提示有闌尾炎等等。這就說明,古人“有諸內必形于諸外”的觀點,即使在當今的科學領域中也是有理論支持的。
二、中醫的經絡學說,是最全面、最成熟的醫學成果
基于“有諸內必形于諸外”的理論,古人對人體內的這種反射活動,進行了全面的考察和總結,最終得出了讓中醫永遠立于不敗之地的經絡學說。
有了經絡學說的指導,中醫找反應點就更加明確、方便了,肝臟疾患到肝經、膽經上去找(中醫認為肝、膽互為表理關系),反應點中醫也叫阿是穴。比如,闌尾炎患者,必定在足三里穴、闌尾穴等胃經(胃經與大腸經同屬陽明經,同氣相求)上的穴位能找到壓痛點;急性胰腺炎、膽囊炎也能在膽經的陽陵泉、膽囊穴處找到壓痛點。
反應點,也就是治療點。找到了疾病的反應點,再用針、灸等中醫療法去**它,就可以調節人體內臟的功能,迅速恢復人體的健康。對于急腹癥,如急性闌尾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腸炎、急性胃炎,經過中醫針灸的治療,都會在十分鐘左右開始見效,通過加大**,長時間留針,絕大多數(90%以上)的急腹癥都可以快速治愈,這方面中醫有大量的文獻報道。
中醫經絡學說,最早記載于2500多年前的《黃帝內經》。上面對經絡系統進行了全面準確的定位,并對經絡的作用進行了高度的肯定:“經脈者,內屬臟腑,外絡肢節,決生死,處百病,不可不知”。
所以,幾千年來,在中醫界一直流傳著“學醫不懂經絡,開口動手就錯”的說法。
三、診治疾病,是中醫快,還是西醫快?
人們常說“西醫治標,中醫治本,急癥找西醫,慢性病找中醫”。這種說法對不對呢?我認為不完全對。
首先說急癥的診斷。比如對于急性胰腺炎這樣的急癥來說吧,病人患急性胰腺炎,一般要經過8-10小時后,西醫才能從血液淀粉酶的增高來確診。而中醫借助經絡系統,最快可以在接觸病人后5分鐘內,通過小腿上的反應點的情況確診。
診斷是為了治療,只要找到了反應點,**這幾個反應點,基本就能在很短的時間(十分鐘至一小時)內控制病情,經過幾天的治療,就可以痊愈。
這不難看出,中醫在診治疾病的時候,特別是急性病,如急性心臟病(心絞痛、心肌梗塞),急腹癥(闌尾炎、胃炎、腸炎、膽囊炎、胰腺炎),腦血管后遺癥(偏癱、面癱)等,確實比西醫來得快。
四、從針挑療法看中醫治病,簡單又效果好
我在16年前,有幸跟民間中醫朱老師學得了一種瀕臨失傳的民間中醫絕技——針挑療法。用它治病,不需要醫生有任何醫學背景,即使是文盲也能在一兩天時間內學會,學會后,馬上就可以用它治療絕大多數疾病了。
針挑療法,首先是在病人的背部、肩部、頸部、胃腕部等部位去尋找反應點(也就是針挑點),找到反應點后,用綿線針經酒精消毒后,挑出反應點處皮膚下的皮下纖維并用刀割斷,一次挑兩、三個點,每隔5天挑治一次,挑治幾次就可以治愈諸如:白內障、青光眼、甲亢、急性胸肋痛等上百種急性病和慢性病。
不難看出,針挑療法的依據,仍然是“有諸內必形于諸外”。
五、針灸,它憑什么能治病有人問,針灸不用任何藥物,為什么能治病?
其實,世界上最好的藥物既不在工廠里,也不在田野中,而就在我們自己的身體內。這些藥物是什么?就是我們的內分泌腺每天都在不停分泌的數十種激素。針灸**,就可以激活人體內激素的分泌,并能達到各種激素之間的平衡,讓體內新陳代謝活動得以正常進行。通過針灸**分泌的激素,絕對不用擔心它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當然,針灸除了能促進入體內激素的平衡分泌以外,它還有一個最大的作用是可以改善人體內部的血液循環,特別是內臟器官及各種組織中的微循環,這一點非常重要。詳見我的文章《針灸治病的機理及經絡的實質探析》中醫通過針灸,不用藥物,勝用藥物,還能準確、有目的改善人體器官及組織的微循環,這種充分利用人體自我修復能力治病的方法,這是何等的精妙。
綜上所述,中醫立足于古人發現的人體經絡系統,不但能快速診斷疾病,而且還能利用針、灸、藥物等方法**人體,激發人體產生所需的各種激素和改善微循環。所以,中醫是科學的,它真的能治病,能治幾乎所有的人類疾病。
隨著前列腺癌發病率的逐年上升,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多...[詳細]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