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在手術室搶救病人,下午自己卻被送進了手術室急救……湖南省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夏立豐在為一名重度顱腦外傷病人做手術時,突然感到嚴重不適。之后夏立豐被診斷為腦干出血并被緊急送往手術室搶救。截至4日晚8時夏立豐仍未脫離危險。近年來,醫生猝死或累倒在手術室的現象頻發,誰來保障醫生的健康?
醫生搶救病人累倒在手術臺
4日凌晨6時許,夏立豐接診了一名重度顱腦外傷病人,其后一直在做清創處置和各項術前準備,8時許,夏立豐將病人送進手術室,為其實行急診手術。手術剛進行到一個多小時,夏立豐突然感到嚴重不適。同事趕緊扶他到一旁休息,緊接著夏立豐出現了偏癱、昏迷,CT檢查顯示“腦干出血”.
據悉,夏立豐今年43歲,剛結婚3年,女兒還只有2歲。夏立豐身材胖胖的, 臉上經常掛著憨厚的笑,大家都叫他“老夏”.夏立豐同事介紹,夏醫生也是科室的“110”,每有危重病人搶救和急診手術,他都隨喊隨到。對于病人和家屬提 出的疑問,夏立豐總是不厭其煩解釋說明得仔仔細細。“這個醫生脾氣好,耐得煩”,病人都十分信賴他。
安化的一名患者家屬在朋友圈得知夏醫生病倒,執意要到長沙來看他。原來這名家屬21歲的弟弟因今年4月底從3樓摔下顱內出血。在最初病情最兇險的那幾天,夏醫生“徹夜守在病房,去做檢查都親自護送”,直到病情穩定。在五一放假期間,其弟弟突然病情變化。得知消息,夏醫生立即趕到醫院來搶救。這名家屬說:“如果不是夏醫生,也許當初我們早就放棄了。”
腦干是人體生命中樞,腦干出血隨時都可能導致致命的后果。湖南省人民醫院院長祝益民和黨委書記黃利華聞訊當即趕到搶救現場,組織全院會診,指示盡一切力量救治夏立豐。在醫院醫護人員的朋友圈,大家紛紛轉發關注和心愿:“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自己卻倒在了手術臺”;“老天爺,請保佑這個愛笑的年輕人”;“愿好醫生平安。”……夏醫生2歲的小女兒也在病床前呼喚“爸爸,你快醒來!”醫院的門診排班表內,還有夏醫生后天的坐診信息。
誰來保障醫生的健康?
目前,全國醫師隊伍健康情況令人擔憂。根據中國醫師營養健康狀況調研報告,對7000多名醫生調查結果表明,現在有1/4的醫師患有心血管疾病,1/2的醫生患有高血壓,40歲以上男性醫師患病率是普通群體的2倍。而在第四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中,近1/4的調查對象有焦慮和沮喪的感覺,中重度抑郁發生率為24.7%.
醫師隊伍健康堪憂主要原因是體力嚴超負荷。在第四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對象中,79.8%的醫務人員反應工作負荷重,認為工作壓力過大者達33%.
2014年全國總診療人次78億,在缺乏有效分級診療的背景下,導致大醫院9成以上的醫生每天工作超過8小時,60%的醫生每天看超過60例患者,接近半數醫生每周夜班超過5天,42.4%的外科醫生手術日平均手術時間超過8小時,58%的受訪醫師認為工作午餐營養不足。
“當醫生的不敢生病,也不敢請假。”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急診工作5年的兒童神經內科醫生季濤云在一次采訪中說道。原因是班次都是提前排好的,一個人請假會涉及很多人調班,同時自己請假就意味著另一名同事將因此連續工作24小時以上。
近年來,醫生非正常死亡屢屢見于報端,有猝死在工作崗位上的,有倒在無情刀下的,醫生的生命與健康日益受到非正常的威脅!作為人民健康的守護神,為什么醫生自己的健康會出現危機?醫生的健康該由誰來守護呢?
連番出現的醫生猝死或累倒在手術室事件,足以警示人們應該重視醫生的健康。應建立一個健康的醫療秩序或醫療衛生服務的問責制度,讓醫務人員不再處于復雜的利益關系中,還醫者仁術的本來面目。醫院也應為醫生提供“如何應對壓力”、“壓力管理”等方面的培訓,以幫助醫生去有效地應對壓力。同時也應采取一些積極措施來確保醫生的生理健康,包括改善醫療工作環境、定期體檢、組織醫生參加體育活動等,因為醫生的健康也是病人安全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