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首屆縣域腫瘤大會在北京召開。全國腫瘤防止研究辦公室、全國腫瘤登記中心副主任陳萬青介紹了我國發病前十位惡性腫瘤構成情況。統計顯示,肺癌和乳腺癌分別位列我國男、女所患惡性腫瘤之首。
中國并非“腫瘤大國”
有人認為,伴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中國已經成為“癌癥大國”.陳萬青并不認可這種說法。陳萬青表示,目前,全球癌癥每年新發病例為1409萬,中國患者約占據患者總數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之間,發病率與與人口數量情況相當。縱觀全球,中國的癌癥發病率屬于中等偏下。去年,全球癌癥死亡約為820萬人,其中中國占總數的27%.“可以肯定的是,癌癥患者數量的持續遞增,讓全世界癌癥負擔都在增加。”陳萬青說。
為了全面統計全國惡性腫瘤發病情況,中國設立了腫瘤登記點,去年全國有308個腫瘤登記點,今年年初時已經增加至410個。從整體來看,中國過去的腫瘤登記點多集中在東部,如今在有意向西部地區增加。
通過腫瘤登記點所登記的數據可以看到,2014年,全國合計新發癌癥人數為337.2萬人,男性為191.9萬人,女性人數略少于男性,為145.3萬人。
發病前十惡性腫瘤的構成
陳萬青在會上公布了我國發病前十位惡性腫瘤的構成情況。肺癌在男性患者中排在首位,占癌癥總數的23.01%,其次為胃癌、肝癌、食管癌和結腸癌,這五種癌癥占據男性癌癥發病情況的一半,之后為膀胱癌、前列腺癌、胰腺癌、腦癌和淋巴癌。在女性惡性腫瘤患者當中,其中17.10%患有乳腺癌,其次為肺癌、結直腸癌、胃癌和肝癌、宮頸癌、食管癌、甲狀腺癌、子宮腫瘤和卵巢癌。
對于不同地區惡性腫瘤發病率情況,陳萬青說,城市和農村癌癥患病情況在不斷變化。以肺癌為例,在我國城市中,肺癌發病要高于農村,過去農村肺癌發病率只有城市的一半,但現在肺癌在城市和農村中的發病率已經十分接近。
陳萬青對未來我國腫瘤發病趨勢進行了預測。他表示,癌癥總體發病率會緩慢上升,這源于國民年齡結構在發生變化,由于癌癥與年齡高度相關,隨著社會老齡化的加劇,腫瘤占全死因構成將達到四分之一。
中美癌癥患者五年生存率比較:中國只有美國一半如今,不少癌癥患者選擇到美國接受治療,從中、美兩國惡性腫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來看,這種選擇不無道理。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癌癥死亡率有所下降,而中國卻略有上升,中國女性的生存率略高于男性。
肺癌在中國的生存率為16.1%,美國為17%;胃癌在中國生存率為27%,美國為28%;結直腸癌在中國為20.9%,美國為19%.可以看到的是,在這幾種預后較差的癌癥,中美兩國患者的生存率并沒有顯著差距。不過有些癌癥兩國生存率差距則較為明顯。中國前列腺癌患者生存率為53.8%;美國為100%;白血病中國患者生存率為19.6%,美國高達58%.其實,預后較好的癌癥,如果早發現,早治療,患者生存率可以大幅提升。
統計結果顯示,中國排在前十位的癌癥生存率為30.9%,美國為68%,顯然中國不足美國的一半。陳萬青表示,我國癌癥治療水平參差不齊,導致治療水平欠佳,這標志著中國在一些癌癥的防止中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最新!醫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萬增加到2023年的19....[詳細]
連續工作滿15年或累計工作滿25年且仍在崗的鄉鎮衛生院專業技術人員,在滿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