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3日,一項有關院內卒中復發和TIA后卒中的研究在線發表于《Stroke》雜志,研究旨在評估因卒中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而入院的患者院內復發性缺血性事件的風險,并確定相關風險因素。
該研究對2010年至2013年間在3個卒中單元接受急性缺血性卒中或TIA治療的所有患者進行回顧性的分析。復發性腦卒中定義為神經功能損害穩定或改善持續>24小時后,再次出現新的神經系統損害體征,且不是由于其他神經系統惡化引發。利用Cox比例風險回歸模型識別復發性卒中相關風險因素。
研究包括5106例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為5天(四分范圍,4-8),這段期間,卒中復發(或TIA后卒中)出現于40例(0.8%)患者中,并與TIA史、癥狀性頸動脈狹窄(≥70%)或其他明確病因***相關。伴有復發性腦卒中和其他明確病因的患者有頸動脈夾層(n=2),主要中樞神經系統血管炎(n=1),巨細胞動脈炎(n=1),及肺癌伴非細菌性血栓心內膜炎(n=1)。另外,缺血性事件后至卒中復發前,伴首次TIA或輕微卒中(美國**衛生卒中量表評分≤5)患者的復發風險與肺炎也具有相關性。伴有首次卒中和失語癥的患者具有更低的卒中復發率,而腔隙性卒中患者沒有復發。卒中復發與院內死亡率顯著增加具有相關性(17.5% vs 3.1%; P<0.001)。
最終研究人員總結道,伴TIA史,嚴重癥狀性頸動脈狹窄,或少見卒中病因的患者具有高復發風險。肺炎與伴有首次TIA或輕微卒中患者的卒中復發風險更高具有相關性,但在整體人群研究中未發現該聯系。
讓我們首先從抗血小板療法來進行討論。毫無疑問的是,阿司匹林對于卒中的二級預...[詳細]
研究者正在嘗試使用一種有力的影像學檢查工具,對難以尋覓的癲癇病灶進行定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