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后
躁狂發作是發作性病程,發作間歇期緩解正常,如能積極治療,可以維持病情穩定。但是,如不進行有效的治療和維持治療,復發率高。長期反復發作造成疾病發作越來越頻繁,正常間歇期縮短,快速循環,難以治療,殘留癥狀,慢性狀態,人格改變,社會功能損害。因此,需樹立長期治療的理念、綜合治療的治療理念,防止病情復發。
預后良好的因素包括:病前性格良好,社會適應能力良好,急性起病,病程短,發病前存在明顯的心理社會應激或軀體疾病,發病年齡晚,獲得早期治療,治療效果好,家庭和社會支持系統好,無反復發作史,無精神疾病家族史,沒有合并人格障礙、焦慮障礙、、藥物依賴、精神活性物質依賴、軀體疾病等。反之預后不佳。
疾病預防
心理社會因素因素在發病和復發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需要注意心理調節: ①學習心理衛生知識,掌握心理調適方法,培養樂觀、積極、健康的性格,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保持良好的心態;②矯正不良行為模式,如沖動盲目、不顧后果;③避免不良的社會心理因素,避免長期處于高度緊張、生活不規律、經常熬夜的生活狀態,適當給自己減壓和放松。
早發現、早治療,防復發 ①注意識別焦慮、抑郁、憤怒、厭倦的情緒等不良情緒,注意識別疾病的早期表現,早發現,早咨詢,有病盡早治療;②躁狂易反復發作,樹立長期治療的理念,學會監控自己的情緒變化及應對策略,掌握疾病的管理能力;定期門診復查,與醫生溝通,監測病情和藥物副反應,維持病情穩定,防復發;③避免病情反復發作,造成疾病難以治療護理,功能損害。
疾病護理
①尊重、理解、接納、關心、支持、幫助患者;②正確認識疾病,支持患者積極治療、盡早治療,反復發作者樹立長期治療的理念,定期門診復查,與醫生溝通,監測病情和藥物副反應,維持病情穩定,防復發;③病情不穩定時,注意防止自傷**,沖動傷人,及早就診治療,做好心理疏導。處于激越及嚴重躁狂狀態時避免沖突,避免激惹患者;④學習疾病知識和治療知識,幫助患者觀察病情,及時應對病情變化,采取正確的應對策略,避免對自己和他人造成傷害;⑤平日注意幫助患者培養良好的性格,矯正不良的認知模式和行為模式,學習心理調節的方法,避免不良的社會心理因素,避免長期處于高度緊張狀態。
隨著前列腺癌發病率的逐年上升,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多...[詳細]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