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北京市啟動醫師多點執業,針對該新規,有代表認為不能鼓勵,否則會打亂醫院秩序。市衛生局針對問題做了分析,表示有信心通過健全衛生監督職能,確保醫生在本職以外的其他醫療機構出診、手術不會私自定價、加價。
王天佑
(全國人大代表、**胸心血管外科主任醫師)
醫生多點執業不應鼓勵
對于醫生多點執業的新規,王天佑用兩個“不能”進行了評價,“切記不能推廣,不能鼓勵,否則將打亂醫院的秩序。”
王天佑認為,在實際操作中,醫生的工作要有主有次,先要顧及主要執業地點的工作。“比如主任醫師,又要手術,又要管理,如果到處跑,本職工作勢必做不好。”而且如果醫生多點執業受到鼓勵,大家都走了,醫院的秩序也就被打亂了。“醫生是否多點執業,主要應取決于百姓的需求。”
王天佑同時提到,鼓勵醫生多點執業可能會加劇全國患者來北京、選名醫的情況。他以自己的胸心血管專業為例說,全國各省市的醫療水平都在提高,很多病在當地就能治,但老百姓都愿意往北京跑。如果醫生多點執業盛行,那扎堆兒看病的現象也將增多。
【回應】
有利于患者合理分流
北京市衛生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醫生多點執業方案實施后,衛計委門有信心通過健全衛生監督職能,確保醫生在本職以外的其他醫療機構出診、手術收費,能夠遵守物價部門的規定,不會私自定價、加價。而且,只有合法化,才能有完善的監管,遏制此前灰色地帶下廣被詬病的“天價醫療費”。
針對“會讓患者對專家的需求更加‘過度’”的疑惑,市衛生局相關負責人認為,目前北京市醫療資源分布不平衡,大醫院和專家擁擠在中心城區。醫生多點執業有利于患者合理分流。
劉忠軍
(全國人大代表、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主任)
好醫生目前仍難以流動
雖然醫師多點執業新規對醫生“走穴”問題進行了規范,但劉忠軍認為,目前條件下,好醫生還是難以流動。
劉忠軍提到,以前醫生到別的醫院參與會診,對疑難病癥的解決還是有作用的。但在***醫師多點執業規定前,對此沒有相應的制度保障。
劉忠軍認為,醫生流動起來,對其定點工作的醫院也將造成影響。劉忠軍說,大醫院本身人手就很緊張,很難再滿足流動需求。“我恐怕就沒有時間出去執業,只有去做疑難雜癥會診的可能”。
“但好醫生應該流動,只是按照現在這個情況,不是馬上就能流動得起來。”劉忠軍稱,因此,什么樣的醫生適合流動也應該進行研究,并有制度保障。
【回應】
“多點執業”需接受過程
市衛生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允許醫生多點執業,是在政策允許范圍內,還醫生“自由”身份,為他們提供更廣闊的事業發展平臺。同時,醫生多點執業,也有利于疏解大醫院多年來的群眾掛號難、看病難壓力。
對于多點執業注冊申請在京試行“遇冷”,該負責人表示,多點執業是新生事物,需要有一個發展過程、接受過程。“在《規定》實施之后,我們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政策調整,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完善。”該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