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乳術在乳癌中的應用與問題 內容預覽:
(點擊下圖可對專家課件進行全文預覽)
乳癌是女性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每年有120萬人患乳癌,50萬人因此而失去生命,女性惡性腫瘤占城市中第一位,農村中占第二位。美國女性一生中1/10患乳癌。重新審視乳房的作用:在人類發展的歷史中,在原始時期乳房的作用主要在于分泌乳汁,繁育后代,與生命的孕育和延生相聯系。古埃及時代:女性乳房是性、愛、美的統一。現代人:乳房作為第二性征成為青春美麗及人生活質量的象征。
進入80年代人們在現代科學技術進步的影響下,影像技術的發展使早期乳癌取得診斷,傳統的Halsted手術受到質疑,乳癌早期診斷病例不斷增多。時代呼喚保乳術。在要求治療乳癌的同時,特別注重手術后的生活質量的提高。
Fishier為代表的醫生提出乳癌新生物學觀點,乳癌自始至總是一個全身性疾??;早期存在著隱匿性轉移,局部手術范圍不能改變疾病進程,腋淋巴結狀態反應疾病與分期,無屏障作用,不同術式對生存率無影響,局部復發有時是血行擴散的局部表現。Fishier的觀點為保乳術奠定了理論基礎。改變一個原則,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改變為有效治療方法為主的綜合治療。由最大的耐受治療轉變最小的有效治療。
乳癌的保乳術在美國達全部乳癌手術的50%,新加坡>70%,日本30%,我國<10%。乳癌保乳術的治療效果:10年保乳生存率70%,全乳切除為77%,20年生存率分別為58.3%、58.8%。
乳癌治療的觀念:1、重視局部治療更重視全身治療。2、手術治療不能盲目擴大手術范圍也不能違背原則的縮小手術范圍,進行個體化設計。3、力爭傷口第一期愈合,以利術后綜合治療。4、重視術后治療包括積極化療、內分泌治療及免疫輔助治療。5、既要規范切除癌灶,也要注重保留術后生活質量美觀及功能。6、切除淋巴結目的是了解腋窩淋巴結是否受累及明確分期,為術后選擇治療依據。
規范保乳手術的幾個問題:1、嚴格手術的適應癥:I期或II期乳癌腫塊≤ 3cm腋下淋巴結0-1級,> 4cm時先行輔助化療;癌灶不在乳頭、乳暈區;評估乳房大小,切除后殘乳有足夠容量。2、乳腺切口:有作者對乳腺手術進行研究:對疤痕的寬度、演變、知覺、美容的要求進行研究;順張力方向切口優于垂直切口,通常推薦腫塊切除及腋下淋巴清掃兩個切口,分別根據腫瘤部位設計乳暈平行、弧形切口。
當過多的子宮出血(包括經量過大、經期延長或行經周期縮短)不是由于可證實的盆...[詳細]
由于宮腔容積明顯縮小,附著于子宮壁的胎盤不能縮小而與相應子宮壁發生錯位剝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