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2013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十三屆中國藥師周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舉行。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在會上指 出,我國中醫藥研究應積極探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舉國體制科研模式和機制,動員和集中優勢科技力量聯合攻關,力求突破。
王國強說,在國家“重大新藥創制”科技專項的帶動下,中藥國際化進程加快,十幾個中成藥分別在美國和歐盟開展臨床試驗和注冊研究。此外,16個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建設已投入近55億元,為中藥臨床研究和上市后中藥再評價研究搭建了規范的技術平臺。
王國強指出,既要積極運用中醫藥的傳統研究方法,也要積極引進適用于中醫藥研究 的現代科學技術和方法,特別是通過多學科、跨領域、產學研、海內外的聯合攻關,加快中醫藥學理論與技術創新。要鼓勵和引導實力強、有條件的企業參與基礎前 沿和重大科學問題探索,從政策和投入上支持、鼓勵中藥企業共同出資開展前沿技術、關鍵共性技術的攻關。
此次大會表彰了76名優秀藥師,8位青年藥學工作者獲中國藥學會—賽諾菲青年生物藥物獎。多肽藥物先導化合物的化學篩選和作用機制研究,以及大規模制備流感病毒表面抗原的方法及亞單位流感疫苗的工藝研究項目獲得2013年中國藥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