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一項研究發現,相比無糖尿病人群和1型糖尿病患者,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出現并發癥的時間早,且發生風險增高。研究結果10月15日在線發表于《糖尿病護理》。
研究人員采用ICD代碼從1986年-2007年間登記的病例記錄中,選擇342例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1-18歲)、1011例1型糖尿病患者和1710例無糖尿病人群作為對照,結合病例記錄與健康記錄評估所有受試者的遠期預后。
結果顯示,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出現各種并發癥的風險增高(HR為1.47)。導致并發癥風險增高的不利臨床因素包括糖尿病診斷年齡、HbA1c,以及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AS)抑制劑的使用(HR分別為1.08、1.06和1.75)。
肝細胞核因子HNF-1α基因多態性通常被認為與2型糖尿病易感性相關,但本研究發現,與胰島素分泌缺陷相關的HNF-1α G319S基因多態性對青少年2型糖尿病人群具有保護作用(HR為0.58)。
進一步的統計分析結果顯示,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較早出現(糖尿病確診5年內)的并發癥為腎臟和神經系統并發癥。心血管和腦血管并發癥少見,視網膜病變各組間無差異。但在2型糖尿病確診10年后,主要出現的并發癥為透析、失明和截肢。
青少年2型糖尿病人群不良預后發生率比無糖尿病的人群高,其血管疾病發生風險增加6.15倍。
研究人員在結論中寫道,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發癥的出現比1型糖尿病患者早。在成年早期常出現微血管和心血管并發癥,而大血管并發癥較少見。在導致并發癥風險增高的因素中,HbA1c是一個重要的可變危險因素。此外,糖尿病確診時間也影響遠期風險,因此早期診斷糖尿病對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有益。
RAAS抑制劑與不良預后之間的相關性令人意外,這可能是該藥物的適應癥所導致的一個混雜因素,有必要在青少年人群中進行更深入的隨機對照研究。
糖化血紅蛋白(HbA1c)以其穩定性佳、簡便易行等諸多優勢,近年來被廣泛應...[詳細]
對1型糖尿病的免疫治療距離現實又近了一步,一項早期臨床試驗的結果顯示,輸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