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待遇不足導致的人才外流,引起了各地醫療機構、權威醫改專家及衛生主管官方強烈關注。衛計委新聞發言人毛群安表示,中國護士地位和待遇亟須提升問題,乃當前中國衛生領域的重要問題。
作為公立醫院改革的一個重要環節,衛計委所倡導的優質護理工程,正著力解決護理醫療重視度不夠、護士地位不高的問題。
衛計委:對護理重視不夠
對于護士人才隊伍不穩定的原因,衛計委新聞發言人毛群安對記者表示,既有外國護士因待遇高、受尊重、求職易、**加分等優勢吸引的外因,也有中國醫療機構及社會各界對護理重要性認識和重視不夠的內因。
一位著名醫學專家曾這樣表述醫護的作用,“醫護重要性應是三七開,醫生作用實際上只占三成,護士的作用實際上占到七成。”毛群安十分認同這種說法。他表示,現在的問題在于護理在醫療的重要作用沒有得到重視。中國的有些醫院其實不是醫生水平不行,實際上是護士水平不夠。
由于歷史的原因,中國醫院長期處于自力更生的狀態,醫院為生存進而出現醫改頑癥“以藥養醫”等一系列問題,而在醫院資源的權力博弈中醫生往往占據上風主動。毛群安對此表示,目前中國醫生和護士的關系,護士相對是弱勢。
對于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中,護士比例較醫生為少的原因,毛群安也評價說,選舉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往往注重個人影響力,相比較而言,身居輔助或幕后功臣的護士不容易像醫生受到重視,在博得表現方面往往具有天生的短板。
“由于缺乏社會足夠的尊重和對護理重要性的理解,現在護士職業榮譽感正面臨危機。”毛群安這樣告訴記者。
中國不缺護士培養機制
有關中國護士人才培養結構不完善的觀點,毛群安認為,這個說法值得探討。
“國外熱衷引進中國護理人才,從側面說明中國具備優秀護理人才培養能力。”毛群安告訴記者,“我國近年來不斷加強護理人才培養,護士培養體系不斷完善,目前,高校高等教育開設了護理專業,培養護理高級人才,中等教育也不斷培養基層護理人才。客觀地說,中國護理培訓能力不錯,能力和技術水平都很高。”
毛群安表示,實際上整個社會衛生系統逐漸重視護理,衛計委目前正在深化“優質護理工程”,突出護理醫療工作的重要作用。
評“北大生不當護士”
對于李玲教授調研中發現的北大護理本科生轉行不當護士的尷尬情況,毛群安表示,高級護理人員實際上是當前中國醫院系統急需的人才。高級人才未能準確就業,重點不在于是哪所大學畢業,而在于給予高級護理人員的待遇不夠高。但他也表示,中國真正合格的高級護理人員,總體上還是缺乏的。
事實上,護士在國內也有著不同級別職稱的晉升體系,也同樣有行業資格準入認定門檻。社會對護士的重視與護士執業榮譽感實際上也有著類似“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內在邏輯關系。社會對護士職業尊重的多寡也成了大學生是否選擇護士的重要依據。
此外,當前護士過于忙碌也是不可忽視的人才流失因素,毛群安說,發達國家醫療機構往往醫護比為1比多,而中國還達不到1比1。
出路篇
提高護理職業待遇 增加合理護理收費
對于著名醫改專家李玲所建議“理順護理內部系統,制定護理長期規劃”的“兩條腿”思路,毛群安表示,長期規劃肯定要研究制定,但當前更重要更務實的是解決護士的收入提升問題。
他進一步表示,只有在尊重護士的勞動,認識護理在醫療環節的重要性的基礎上,讓醫院增加護理工作者的待遇。“怎樣才能最終讓醫院掏錢給護士加工資,值得探討的方向是,在減低不合理收費基礎上,適當提高護理收費,體現護理技術價值。”
作為衛生系統主管部門的新聞發言人,毛群安呼吁,全社會尊重護理服務,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應鼓勵醫療機構重視護士的作用,認真考慮護士的待遇提升問題,保障護理人才的穩定。
記者了解到,護理收入與床位收入等在醫療體系被歸為住院收入,后者主要指為住院病人提供醫療服務所取得的收入,包括床位收入、診察收入、檢查收入、化驗收入、治療收入、手術收入、護理收入、衛生材料收入、藥品收入、一般診療費收入和其他住院收入等。
人大代表、省醫院長林曙光
護士待遇沒水漲船高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人民醫院院長林曙光也高度關注本報報道的護士外流問題。他說,護士待遇目前“確實是一個好大的問題”。他認為,原因一個是大家對護士的工作要求越來越高,但護士的待遇并沒有跟著“越來越高”,“護士同志們會覺得壓力越來越大”。
林曙光說,護士外流的問題歸根到底還是醫改的問題。醫改還是應該回到統籌協商的起點,要協調地發展。比如衛計委門提這個要求,其他部門要跟上,不能衛計委提出后,大家叫好,但其他部門不跟上。
“不光是護士,兒科醫生也有這個問題。”林曙光說,現在是兒科醫生的收費不能上去,同時一孩化時代對小孩醫療的要求又很高,兒科醫生的待遇上不去,他就會轉行。
“醫改必須統籌協商!”林曙光強調。
推廣優質護理服務完善護理分工
今年初衛計委下發《關于2011年衛生工作要點的通知》中,在加快公立醫院改革試點中,專門強調了“推行優質護理服務”。通知指出,研究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提高技術勞務價值的長效機制。完善政策措施,適當提高醫務人員待遇水平,合理確定醫務人員工作負荷。
記者從衛計委了解到,日前召開2011年全國醫療管理工作會議。衛計委副部長馬曉偉在會上對護理問題也做出了專門闡述,他強調,在基本醫療需求尚未充分滿足的情況下,隨著老齡化社會的提前到來,對康復、護理、養老等醫 療延伸服務的需求將很快提上日程。
在年前的江蘇舉辦的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重點聯系醫院的第一次工作例會上,衛計委副部長馬曉偉還專門就“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的內涵進行了一番解釋,馬曉偉指出,“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更重要的是要在臨床護理模式、護理管理方式、績效考核方法、薪酬分配和激勵機制等制約護理發展的瓶頸問題上進行探索和試點,建立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