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藥性】甘,微寒。歸肺、心、胃經。
【百合功效】養陰潤肺,清心安神。
【百合應用】
1.肺陰虛證。百合微寒,作用平和,能補肺陰,兼能清肺熱。潤肺清肺之力雖不及北沙參、麥冬等藥,但兼有一定的止咳祛痰作用。用于陰虛肺燥有熱之干咳少痰、咳血或咽干音啞等癥,常與生地、玄參、桔梗、川貝母等清肺、祛痰藥同用,如百合固金湯(《慎齋遺書》)。
2.陰虛有熱之失眠心悸及百合病心肺陰虛內熱證。百合能養陰清心,寧心安神。治虛熱上擾,失眠,心悸,可與麥冬、酸棗仁、丹參等清心安神藥同用。治療神志恍惚,情緒不能自主,口苦、小便赤、脈微數等為主的百合病心肺陰虛內熱證,用百合既能養心肺之陰,又能清心肺之熱,還有一定的安神作用。常與生地黃、知母等養陰清熱之品同用。
此外,百合還能養胃陰、清胃熱,對胃陰虛有熱之胃脘疼痛亦宜選用。
【百合用法用量】煎服,6~12g。蜜炙可增加潤肺作用。
【百合現代研究】
1.百合化學成分:百合含酚酸甘油脂、丙酸酯衍生物、酚酸的糖苷、酚酸甘油酯糖苷、甾體糖苷、甾體生物堿、微量元素、淀粉、蛋白質、脂肪等成分。
2.百合藥理作用:百合水提液對實驗動物有止咳、祛痰作用;可對抗組織胺引起的蟾蜍哮喘;百合水提液還有強壯、鎮靜、抗過敏作用;百合水煎醇沉液有耐缺氧作用;還可防止環磷酰胺所致白細胞減少癥。
3.百合臨床研究:據報道,以百合、蒲公英各30g,烏藥、青皮、五靈脂各10g,水煎,于晚飯后頓服,治療消化性潰瘍,有一定療效(云南中醫雜志)。
【百合古籍摘要】
1.《日華子本草》:“安心,定膽,益志,養五臟”。
2.《本草綱目拾遺》:“清痰火,補虛損”。
更多相關閱讀請點擊:各種中藥的功效與作用匯總
闡述了病案分析的重要意義、思路和方法。各論分為四章,包括口腔內科學、口腔頜...[詳細]
管治療術是治療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有效手段,其技術理論、操作規范、材料器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