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化醫學受到了國際醫學界高度重視,我國神經修復學研究已進入世界前沿。這是首屆燕達轉化醫學國際研討會暨2010年中國神經修復學高峰論壇上透露的信息。
12月3日至4日,500多名中外醫學專家、學者會聚在京東燕郊的燕達國際健康城,以專題研討、專家講座、集體座談等形式,共同探討了轉化醫學在干細胞、肝臟疾病、基因研究、糖尿病、腫瘤等領域的研究和應用,以及神經再生、神經修復學科的研究現狀和最新成果。
轉化醫學概念2003年由當時新上任的美國**衛生研究院院長瑞爾霍尼博士最先提出,其核心是將醫學生物學基礎研究成果迅速有效地轉化為可在臨床實際應用的理論、技術、方法和藥物,在實驗室到病房之間架起一條快速通道。目前,轉化醫學已受到世界各國醫學界的高度重視。
20多年來,神經科學飛速進步,神經再生修復領域研究不斷創新并取得突破性成果,很多傳統觀念認為無法治療的疾病已發生根本性改變。大量研究充分證明,中樞神經病變的結構修復和功能重建在動物實驗中是可行的,在臨床上也是現實的。于是,一項嶄新的知識體系——神經修復學逐步形成,便有了自身特有的研究對象、范圍等。
據了解,國際神經修復學會于2007年10月成立,會員來自40個國家和地區,我國為主要發起國之一。目前,我國學者在此學會中占主導地位,這標志著我國在神經修復學這一西醫學領域的研究,已由跟蹤國際先進水平正式轉入世界前沿。這次研討會由燕達醫院、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再生醫學專業委員會、中國神經修復學會等主辦,燕達國際健康城承辦。燕達國際健康城坐落在京東燕郊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規劃設計占地面積80萬平方米,集“醫、護、養、學、研”為一體,日前已有燕達醫院、燕達金色年華健康養護中心、燕達國際醫學研究院、燕達醫護培訓學院和燕達國際會議中心5個板塊整體開業。其中,燕達醫院是長江以北地區首家民營三級甲等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