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Still病(adult-onset Still'S disease,AOSD)是一種病因未明,不同人種中流行病學特征不同,以長期發熱、一過性皮疹、關節炎或關節痛、咽痛、淋巴結腫大、外周血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肝功能受損等為臨床特征的全身炎癥性疾病。近年來在其發病機制、診斷和治療方面有了長足的進展,在此作一個簡單綜述。
1 病因和發病機制
AOSD的病因不明,通常認為由各種感染誘發,曾被稱為亞急性敗血癥。近年來認為細胞因子水平的改變在本病的發病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颊叩拇傺滓蜃尤绨捉樗?(IL-1)、IL-6、IL-18、r-干擾素(IFN-r)、腫瘤壞死因子(TNF)和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等均升高。Burger等認為IL-1在炎癥應答中是一個決定性的調節劑,在機體的自然應答和導致慢性炎癥的病理學條件的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重組的IL-1受體拮抗劑阿那白滯素在AOSD的治療中起到引人注目的效果,表明IL-1與AOSD的發病有關。IL-6是一個多功能細胞因子,可調節炎癥應答和免疫反應,其過量產生與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病有關。其受體抗體Tocilizumab能抑制IL-6活性,有治療AOSD等風濕性疾病的作用,作者認為IL-6也與疾病的發生有關。而IL-18在AOSD發病中的作用越來越被重視。它在AOSD的急性階段過量產生,并被認為是啟動誘導IFN-r、IL-6和TNF-a的炎癥級聯反應的細胞因子。
動物實驗研究表明與內毒素血癥相關的肺損傷與血和肺組織內IL-18水平升高有關。Sugiura等證實IL-18基因啟動子的多形性與日本人AOSD發病有關,s01純合子型日本人的AOSD易感性升高。Chen等研究IL-18啟動子位點607 C/A多形性與AOSD的關系。發現純合子AA和低IL-18水平可能是中國人發生AOSD的保護因素。進一步的研究表明,AOSD患者血清sFas、sFas-L和基質金屬蛋白酶-3水平升高,并且高于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其波動與疾病的活動性相平行,顯示它們可能涉及疾病的發病機制。通過檢測AOSD和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及對照組外周血淋巴細胞自發和IL-18激發的凋亡百分比、血清IL-18水平、經IL-8處理的外周血單核細胞的半胱天冬酶和凋亡調節基因(包括Fas、FasI。、Bcl-2和p53)的轉錄物,發現未治療的活動性AOSD患者自發的和IL-18激發的凋亡外周血淋巴細胞百分比顯著高于正常對照組。而經過有效治療后,二者均顯著下降,并與臨床癥狀的改善和血清IL-18水平的降低相平行。因而認為IL-8在AOSD患者發病過程中的作用是通過上調Fasl。和p53轉錄物而產生的。
2 臨床表現
發熱是最常見的臨床表現,多數報道認為其發生率為100%,其他常見癥狀包括關節痛/關節炎、咽痛、皮疹、淋巴結腫大、脾大等。也有的報道認為關節痛最多見。其他較少見的癥狀還有肝大、漿膜炎,以及蕁麻疹、腕掌、腕骨間關節狹窄、彌漫性肺泡出血、彌漫性血管內凝血、肩關節內米粒樣小體形成、心臟瓣膜病變,并有合并腦血管狹窄致神經病變、門靜脈血栓形成、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結節性多動脈炎、癲癇持續狀態、多臟器功能衰竭、噬血細胞綜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S)或稱反應性巨噬細胞活化綜合征、噬血細胞性淋巴組織細胞增多癥,甚至是首發表現,以及繼發性肺動脈高壓等。
3 實驗室檢查
除了血自細胞、中性粒細胞、血沉、C一反應蛋白(CRP)等反應急性炎癥存在的指標升高外,血清鐵蛋白升高是最主要的實驗室指標。近來有系列研究顯示,雖然與疾病緩解時間或慢性/致畸性關節炎的存在無關聯,89%的AOSD患者血清鐵蛋白水平升高。其中近一半超過正常值的5倍。另一個最近的病例對照研究確定高于正常上限5倍的血清鐵蛋白和鐵蛋白/CRP比例升高有助于鑒別AOSD與類風濕性關節炎,并且5倍以上升高的鐵蛋白水平與慢性的疾病過程相關。另外,升高的鐵蛋白可能代表合并有HS的存在。而要確定AOSD患者是否合并有HS。
低糖化鐵蛋白比例(20%以下)比高鐵蛋白水平更有意義,其敏感性、特異性以及陽性和陰性預測值分別為0.86、0.71、0.91和0.63。高甘油三酯血癥與高鐵蛋白血癥同時存在也可能預示著HS的存在。另有作者認為低結合珠蛋白水平、非常高的鐵蛋白水平和中性粒細胞計數正?;蚪档退坪跏茿OSD患者并發HS的先兆。Kalyoneu等認為維生素B12水平升高是一個有用的診斷合并HS的標志物(特異性75%,敏感性100%)。Miyazaki等發現AOSD繼發HS的患者血清血紅素氧化酶明顯升高,與其他血液病患者有顯著差別,并且與血清鐵蛋白升高程度呈正相關,經治療血紅素氧化酶與鐵蛋白一樣降低。其他可引起血清鐵蛋白升高的疾病(如肝炎、血液系統疾病、皮肌炎等)患者的血紅素氧化酶并不升高,這可以作為與其他血液疾病,包括有高鐵蛋白血癥的疾病鑒別的要點。
Zou等第1次證明AOSD患者血清中巨噬細胞游走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的濃度升高。流式細胞計數顯示其在單核細胞和T細胞中的表達升高,因而認為MIF可作為疾病評估和監測的重要標志物。
4 診斷
1992年提出的Yamaguchi診斷標準仍然是最敏感的。其敏感性為82.6%,特異性為91%,陽性預測值為70.3%,陰性預測值為95.2%,陽性似然比為10.3(4.7~17.1)。2002年Fautrel等提出了一個以糖化鐵蛋白為主要條件的診斷標準。根據他們的工作,他們的診斷標準是最精確的:敏感性為80%,特異性為98.5%。盡管如此,臨床實踐中AOSD被認為是一個排除性診斷,尤其當表現為不明原因發熱時。Crispin等新近制定了一個臨床標準,根據他們的評估,證實其敏感性為76.9%,特異性為98%,陽性預測值為90.9%,陰性預測值為94.2%(表1)。
隨著前列腺癌發病率的逐年上升,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多...[詳細]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