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治療包括主動脈血流阻斷、體外膜式氧合(ECMO)和體外生命支持(ECLS),并被用于標準治療失敗心跳驟停和創傷患者的復蘇。AHA 2014復蘇科學座談會與會專家對何時以及如何應用挽救治療進行了探討。
美國布魯克陸軍醫學中心Berry博士表示,對出血性休克應用挽救治療時,穿透傷和鈍傷患者的生存率分別為7%和1%,并且生存者中有15%伴有神經功能缺損。同時他認為,血管內球囊主動脈閉塞(REBOA)可用于伴有進行性出血并且血流動力學無應答或一過性應答的創傷或心跳驟停患者。
美國萊加西伊曼紐爾醫院Wanek博士指出,如果通過適當膜肺部分體外循環,終末期休克肺綜合征可能具有可逆性。現代ECMO技術較過去更為小型化并且更易置入,從而使該治療的廣泛應用成為可能;其適應癥包括可逆原因所致的心血管崩潰、呼吸衰竭、嚴重氣道創傷、低體溫和肺栓塞。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Yannopoulos副教授指出,指南推薦對院外心跳驟停患者的梗塞相關動脈實施急診血管造影和迅速血運重建。延長心肺復蘇(CPR)可實現更佳灌注,因此自動CPR裝置的廣泛應用可使轉院更為容易。早期再灌注可降低肌鈣蛋白水平并顯著限制左室功能障礙。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Lockey教授表示,穿透傷患者轉送醫院治療的死亡率接近100%,這提示早期現場急救具有重要意義。對于穿透傷患者,現場開胸患者的生存率可達18%,有利于存活和良好神經轉歸的因素為心包填塞后5分鐘內實施開胸術。
近期,美國心臟學會(AHA)發布了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的相關事宜的科學聲明,...[詳細]
糖尿病與冠心病互為高危因素。當糖尿病與冠心病并存時,患者發生嚴重不良心血管...[詳細]